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氯气与碱溶液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所示装置除去中含有的少量
B.用图所示装置蒸干饱和溶液制备晶体
C.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气体
D.用图所示装置分离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2022-12-09更新 | 2047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6届河南省宜阳县实验学校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2 . 氯的含氧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在预防新冠疫情中起到重要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氯气和相应的碱溶液反应制取NaClO和,制备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仪器略去),并研究的氧化性。已知:氯气与碱反应,温度较高时生成,温度较低时生成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装置A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C中与试剂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如果缺少装置B,对制取NaClO和的影响是_______
(5)E中可选用试剂有_______(填标号)。
A.饱和溶液       B.浓       C.饱和NaCl溶液       D.NaOH溶液
(6)该小组在探究氧化性时,发现的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反应为。小组分析认为,反应生成的离子可能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为了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温度盐酸
25℃10mL10mL0mL1mL
25℃10mL10mL1mL0mL
该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_______
3 .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无加热仪器)。

(1)实验室利用装置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B还起到_______作用。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湿润的有色布条、______________。(填写名称)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三种单质的氧化性的相对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氯气,控制氯气的通入量,当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显橙黄色时,关闭A中分液漏斗,停止通氯气,打开E中分液漏斗,_______。(写出验证溴强于碘的剩余操作及现象)
(5)你认为在实验中装置F中可以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B.澄清石灰水C.硫酸钠溶液D.氯化亚铁溶液
(6)已知有效氯含量的实质就是指单位质量的含氯化合物中所含氯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纯净氯气的氧化能力。氯气的有效氯为,二氧化氯气体能代替氯气消毒自来水,则的有效氯是_______倍。(保留两位小数)
4 . 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反应生成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2022-06-10更新 | 16621次组卷 | 5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文理分科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装置
A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B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C收集一氧化氮气体
D验证氨气的还原性
A.AB.BC.CD.D
6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操作要求的是
A.I可用于证明Cl2能否溶于水或与NaOH溶液反应
B.II可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
C.III可用于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IV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7 .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探究卤素单质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I.为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沾有NaOH溶液的棉花。

(1)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C处沾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该实验___________验证非金属性Cl>Br>I(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
II.已知Cl2可以将Fe2+氧化成Fe3+,为探究Br2能否将Fe2+氧化成Fe3+,某同学甲做了以下实验: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呈黄色。
(3)乙同学认为不能据此现象认为Br2氧化性比Fe3+强,理由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氧化性:Br2>Fe3+。请在表中写出丙同学可能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

选用试剂(填序号)实验现象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4-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2-23高三上·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8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i.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成(棕黑色)、(绿色)、(紫色)。
ii.浓碱条件下,可被还原为
iii.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通入
I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II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III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通入前,II、III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对比实验I、II通入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__
(3)根据资料ⅱ,III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发生反应,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取I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②取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
③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__
2022-12-27更新 | 35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摸底考试变式汇编(17-21)
9 . 氯气在生产生活中有较广泛应用。
(1)为了验证氯气的部分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后验证其性质,并进行尾气处理。

①装置C、G中盛装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装置E和装置F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用地康法制氯气,反应原理图示如图(反应温度为450℃):

①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该方法制取氯气,主要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每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
10 .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Ⅱ图中:闻Cl2的气味
C.Ⅲ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2021-08-20更新 | 4589次组卷 | 8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