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此外二氧化硫还能够抑制霉菌和细菌的滋生,可用作防腐剂,甲组同学拟利用Mg粉与浓硫酸反应制取22.4L(标准状况下)SO2。实验方案设计如下:取粉与的浓硫酸(含)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待Mg粉全部溶解后,干燥并收集气体。
(1)写出Mg粉与浓硫酸反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按甲组同学实验方案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并且制得气体应该含有杂质,该杂质为___(填化学式)。
(3)为了检验甲组同学所制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按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制备气体,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检验(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B中试剂均过量)。

①A中试剂是品红溶液,作用是_______
②B中所装试剂为_______
③证明气体中混有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4)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丙组同学认为溶液可以做的吸收液,从而减少实验室的排放。乙组同学认为丙组同学的假设不成立,为此乙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反应开始后,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外,未见其他现象;D中红色褪去。通过乙组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
2021-07-31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清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此外二氧化硫还能够抑制霉菌和细菌的滋生,可用作防腐剂。
Ⅰ.甲组同学拟利用粉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标准状况下)。实验方案设计如下:取粉与的浓硫酸(含)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待粉全部溶解后,干燥并收集气体。
(1)写出粉与浓硫酸反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按甲组同学实验方案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并且制得气体应该含有杂质,该杂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为了检验甲组同学所制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按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制备气体,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检验。(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B中试剂均过量)

①A中试剂是品红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B中所装试剂为____________
③证明气体中混有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Ⅱ.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燃煤是产生的主要原因。
(4)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的排放。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过程中产生的转化成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丙组同学认为溶液可以做的吸收液,从而减少实验室的排放。乙组同学认为丙组同学的假设不成立,为此乙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
反应开始后,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外,未见其他现象;D中红色褪去。通过乙组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0-07-2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尚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C中液面上方生成的浅棕色气体是_______
(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请写出乙中产生少量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合并(3)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根据甲、乙同学的实验目的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 . 有关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溶液
B.乙装置:启停自如地制备
C.丙装置:观察钾元素的焰色
D.丁装置:检验中是否混有
2022-07-11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做喷泉实验B.用乙装置制备氯气
C.用丙装置提纯气体D.用丁装置干燥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探究其部分性质。
   
(1)装置A中制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可贮存多余的,B中试剂瓶内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饱和溶液       c.水       d.溴水
(2)若装置C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D中溶液红色褪去,说明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含硫微粒一定不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通入后,E中溶液立即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将混合液静置12小时后,溶液变成浅绿色。查阅资料,发现溶液出现红棕色是因为(红棕色)。
①溶液中产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与该过程发生的其他化学反应相比,反应生成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快”或“慢”)。
②红棕色的反应,溶液变成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与该过程发生的其他化学反应相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快”或“慢”)。
③为了缩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时间,该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往5mL溶液中通入,微热3分钟,溶液变为浅绿色。
实验Ⅱ:用浓盐酸酸化溶液后再通入,几分钟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结论:通过___________可缩短浅绿色出现的时间。
2023-07-01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四区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化学试题
8 . 是中学化学重要的氧化物之一,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备、收集并探究的性质。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装的也是浓硫酸,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性。
(4)装置D中,浸有溶液的碱性棉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将碱性棉球改为浸溶液,会在棉球上出现黄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若将通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检验生成的阴离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
2023-06-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9 . 常温下,氧化二氯(Cl2O)是棕黄色刺激性气体,是一种高效的氧化剂,沸点3.8℃,易溶于CCl4,遇水易生成不稳定的HClO。实验室制备Cl2O的反应原理为:2Cl2+2HgO=HgCl2•HgO+Cl2O。现用下列装置制备少量Cl2O(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HgCl2•HgO是难溶于CCl4的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D→ →E(填字母,装置可以重复使用)___
(2)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锰被还原为Mn2+)。
(3)C装置的作用是___,若没有B装置,D中除发生主反应外,还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装置D中的操作:把CCl4加入三颈瓶中,用冰水浴冷却,通入氯气至浓度达到50 g/L,停止供氯。加入HgO固体,加热三颈瓶至25℃,搅拌45 min,氯气几乎完全反应。过滤三颈瓶内的混合物。若实验前后D中液体体积不变,测得滤液中Cl2O的浓度为24.5 g/L,则Cl2O的产率=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实验完成后,取E中烧杯内溶液滴加品红溶液,发现溶液褪色。该课题组设计实验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
序号0.1 mol/LNaClO溶液/mL0.1 mol/LNaCl溶液/mL0.1 mol/LNaOH溶液/mLH2O/mL品红溶液现象
I5.0005.03滴较快褪色
II05.0A03滴不褪色
III5.005.003滴较慢褪色
①A=___
②由上述实验I、III得出的结论是___
10 . 硫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硫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生命细胞的生理过程。
Ⅰ.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请根据图中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具备较强的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的浓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过程主要表现了它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横线上。
①将适量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浓溶液,迅速搅拌,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
②在蓝色晶体表面滴加的浓溶液,蓝色晶体变白_______
A .强酸性 B .强氧化性 C .高沸点、难挥发性 D .脱水性 E .吸水性
(3)预制备(硫代硫酸钠),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下列选项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Ⅱ.巴蜀中学高一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金属与不同浓度的硫酸的反应并验证其产物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浓的沸点为
(1)实验Ⅰ中有大量气泡冒出,然而实验Ⅱ在加热前却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原因是_______
(2)加热实验Ⅱ中的试管使温度保持在,观察到中产生大量气体,此时中的现象为_______;一段时间以后中溶液褪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过程中装置中有黄色浑浊,该现象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中生成的气体有氧化性,原因是_______(溴水的挥发可忽略);装置中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过程中由于装置密闭性不好导致产生的气体外漏,小组同学将实验室空气样品(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通入到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处理。已知与该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当剩余空气样品时,溶液恰好褪色,假定样品中的可被溶液充分吸收,则实验室空气样品中的的含量是_______
2021-04-08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