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3 道试题
1 .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H4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a)   CH4(g)+CO2(g)   ⇌ 2CO(g)+2H2(g)       ∆H1
b)   CO2(g)+H2(g)   ⇌ CO(g)+H2O(g)        ∆H2
c)   CH4(g)   ⇌ C(s)+2H2(g)                  ∆H3
d)   2CO(g)   ⇌ CO2(g)+C(s)               ∆H4
e)   CO(g)+H2(g)   ⇌ H2O(g)+C(s)        ∆H5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a的∆H1=___________(写出一个代数式即可)。
(2)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增大CO2与CH4的浓度,反应a、b、c的正反应速率都增加
B.移去部分C(s),反应c、d、e的平衡均向右移动
C.加入反应a的催化剂,可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
D.降低反应温度,反应a~e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3)一定条件下,CH4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该历程分___________步进行,其中,第___________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

(4)设K为相对压力平衡常数,其表达式写法: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相对分压等于其分压(单位为kPa)除以p0(p0=100kPa)。反应a、c、e的ln K(温度的倒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反应a、c、e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②反应c的相对压力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
(5)CO2用途广泛,写出基于其物理性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2024-06-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乐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保温测试(5月模拟)化学试题
2 . 甲醛()在化工、医药、农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利用甲醇一定条件下直接脱氢可制甲醛,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Ⅱ:   
已知:①平衡状态下,甲醛选择性;甲醛的收率
②几种物质的燃烧热()如下表:
物质
燃烧热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反应I的正反应活化能___________(填“>”或“<”)逆反应活化能
(2)反应I、反应Ⅱ的反应历程可表示为:
历程i:……
历程ii:
历程iii:
历程iV:
写出历程i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将加入容积为的刚性密闭容器中,温度对平衡状态下的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收率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I”或“Ⅱ”),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反应进行到时达到平衡,此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I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2024-06-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3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方案设计现象结论
A将适量硫粉和铁粉混合堆成条状。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一端,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混合物继续保持红热并持续扩散,粉末呈黑色Fe和S反应为放热反应
B将银粉分别加入硫酸和HI溶液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生成无色气体和黄色沉淀氧化性:H2SO4<HI
C取适量Na2SO3溶液于试管中,测定pH然后加热一段时间,冷却至原温度,再次测定该溶液的pHpH变小SO32-水解过程为放热过程
D向有机物样品中加入过量NaOH后,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该有机物为醛
A.AB.BC.CD.D
2024-06-0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4 . -月桂烯与的加成反应的部分机理和反应势能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月桂烯与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B.POZ-Anti比POZ-Syn更稳定
C.升高温度,一定减小
D.-月桂烯与经历两种历程得到释放的能量相同
2024-06-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三模)化学试题
5 .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已知:
CH3OH(1)+O2(g)=CO(g)+2H2O(g)   ΔH1=﹣443.64kJ•mol1
2CO(g)+O2(g)=2CO2(g)   ΔH2=﹣566.0kJ•mol1
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566.0kJ•mol1
B.2molCO和1molO2的总能量比2molCO2的总能量低
C.完全燃烧20g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908.3kJ
D.2CH3OH(1)+3O2(g)=2CO2(g)+4H2O(g)   ΔH=﹣1453.28kJ•mol1
2024-06-02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光照条件下乙苯与氯气反应生成两种一氯取代物,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选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稳定性:
B.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取代物2比取代物1吸收的热量更多
C.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后,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明显
D.一定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取代物1的选择性
7 . 纳米碗是一种奇特的碗状共轭体系。高温条件下,可以由分子经过连续5步氢抽提和闭环脱氢反应生成。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历程中包含3个基元反应,其中速率最慢的是第3个
B.反应中被还原
C.纳米碗中五元环和六元环结构的数目分别为6、10
D.1mol完全加氢成环烷烃需要20mol
8 . 自然界中存在若干循环,这些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方式,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循环:碳循环只涉及CO2之间的转化
B.氮循环:氮循环中的氮只发生氧化反应
C.水循环:水循环涉及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
D.硫循环:硫循环的过程只在大气中进行
2024-06-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高考预测卷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9 .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正确的是
A.《本草纲目》记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矾”指的是CuSO4•5H2O
B.《劝学》中“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冰的能量更高
C.《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着自然界中的碳、氮循环
D.《杨柳歌》中“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飞絮”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

10 . 银及其化合物在催化与电化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已知:①在银催化下,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CH3-CHO)和环氧乙烷()。下图所示是两反应分步进行的历程图:

②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的分步反应方程式为:
i:2CH2=CH2(g)+O2(g)⇌2CH2=CH-OH(g) ΔH1
ii:CH2=CH-OH(g) ⇌CH3-CHO(g) ΔH2
③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环氧乙烷的分步反应方程式为:

iii:2CH2=CH2(g)+O2(g)2(g) ΔH3

iv:(g)(g) ΔH4

④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AA)和环氧乙烷(EO)过程中相对能量的变化

(1)根据已知条件①,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环氧乙烷属于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已知条件②中的两个分步反应,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___(选填“i”或“ii”)。
(2)根据已知条件③,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环氧乙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④,中间体OMC生成吸附态AA(ads)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
(4)某温度下,在一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8molCH2=CH2(g)和0.8molO2(g)发生反应:2CH2=CH2(g)+O2(g)⇌2CH3-CHO(g) ΔH,反应进行10min后到达平衡,体系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0(选填“>”或“<”)。
②温度为400℃,达到平衡时,化学反应速率v(O2)=___________
③温度为6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5)乙醛燃料电池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质子交换膜中H+的迁移方向是___________(选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
②A电极上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5-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航宇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4次“四天一考”试卷(23年重庆卷改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