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测定溶液pH的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某研究小组用磷酸和碳酸钠制备NaH2PO4·2H2O,按如下流程开展实验。

已知:常温下NaH2PO4·2H2O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熔点60℃,热至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磷酸易溶于乙醇。25℃,H3PO4的电离常数:Ka1=6.9×10-3,Ka2=6.2×10-8,Ka3=4.8×10-13;H2CO3的电离常数:Ka1=4.5×10-5,Ka2=4.7×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蒸发浓缩时,将溶液转移至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进行加热。
(2)步骤Ⅰ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4.2~4.6的具体操作如下,请将操作补充完整:将广泛pH试纸置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___________
(3)一系列操作包括:操作A、洗涤和干燥。
①写出操作A的名称___________
②洗涤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
2024-02-29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三 工艺流程中的答题规范-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2 . 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结构简式为,白色粉末,微溶于冷水)是一种能与Ca2+、Mg2+等结合的螯合剂,可用其测定地下水的硬度。某实验室用氯乙酸(ClCH2COOH)、乙二胺(H2NCH2CH2NH2)、NaOH为原料制备EDTA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94.5g氯乙酸于1000mL的仪器A中(如图1),慢慢加入50%NaH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无色气泡。
步骤2:加入15.6g乙二胺,摇匀后放置片刻,加入2.0mol·L-1NaOH溶液90mL,加水至总体积为600mL左右,温度计控温50°C加热2h。
步骤3:冷却液体后倒入烧杯中,加入活性炭脱色,搅拌、静置、过滤。用盐酸调节滤液至pH=1.2,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骤4:将该沉淀置于图2装置的布氏漏斗中抽滤,干燥,制得EDTA。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制备氯乙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制备EDTA所使用的装置(加热及夹持仪器省略)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仪器Q的进水口是_______(填“a”或“b”),滴液漏斗中具支管的作用为_______
(3)4ClCH2COONa+H2NCH2CH2NH2+4HCl是“步骤2”中的发生反应,该步骤中使用NaOH的作用为_______,对A采用的加热方式_______(选填“酒精灯”“热水浴”或“油浴”)加热。配制该NaOH溶液需要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g。
(4)“步骤3”中混合液的pH可用精密pH试纸测量,简述其测定溶液pH的方法_______。使用活性炭脱色时一般加入活性炭的量为粗产品质量的1%~5%,加入量过多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
(5)与普通过滤比较,“步骤4”中用图2抽滤分离EDTA的优点是_______
3 . 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a+、Mg2+、Ba2+、Al3+、Fe3+、SO42-、CO32-、I-。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测得该溶液显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数滴新制氯水及少量CCl4,经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至碱性,在整个滴加过程中无沉淀生成;
④取部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该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可确定其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
(2)由步骤①中测量溶液pH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测量结果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
(3)由步骤②可知,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
(4)由步骤③可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
(5)由步骤④可知,溶液中含有_________,由此可排除_________的存在;
(6)通过实验不能确定___________是否存在。
2017-11-28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12月19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常见离子的检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