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某储能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溶液中c(H+)=2.0mol·L-1,阴离子为,a、b均为惰性电极,充电过程中左槽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时,电极b为负极
B.当右槽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绿色时,电池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电能
C.充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VO2+-e-+H2O=+2H+
D.放电过程中,H+从右槽迁移进入左槽
2 . 锌—空气电池(原理如下图)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放电时Zn转化为ZnO。则该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电流由Zn电极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D.该电池放电时OH向石墨电极移动
2022-12-14更新 | 67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弘益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电流计指示在导线中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B.
C.D.
4 . 某同学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用导线连接,溶液中的Cu2+移向铁片
B.a和b用导线连接,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a和b用导线连接,电子流向为Fe→Cu
D.无论a和b是否连接,反应总方程式均为Fe+Cu2+=Fe2++Cu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Zn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
已知:Zn与Al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电极材料为Mg和Zn,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针偏向Zn。
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每转移0.1 mol电子,此时负极材料减少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实验2:电极材料为Cu和Zn,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针偏向Cu。
由实验1和实验2可知,M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实验3:电极材料为石墨和Zn,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针偏向石墨。
①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石墨电极上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实验4:电极材料为Mg和Zn,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针偏向Mg。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可总结出影响Zn电极在原电池中得到或失去电子的因素为___________
6 . 用废料Ce2O3制备Ce(SO4)2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源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该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图2装置充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
C.图1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极a区溶液的质量减小
D.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可有效减少光化学烟雾污染
7 . 羟基自由基()是自然界中氧化性仅次于氟的氧化剂。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能将苯酚氧化为的原电池—电解池的组合装置,实现了发电、环保两位一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极每参与反应,有移向氯化钠溶液
B.相同条件下,电极b与c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7:3
C.电极c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d极区苯酚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023-12-27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四)化学试题
8 . 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的氧化性。
查阅资料:  
(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
向酸化的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氧化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方案2:通过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
实验试剂编号及现象
试管滴管
1.0mol/LKI溶液溶液I.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
溶液II.产生白色沉淀A,溶液变黄
①经检验,I中溶液不含,黄色沉淀是___________
②经检验,II中溶液含。推测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是CuI.确认A的实验如下:

a.检验滤液无。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白色沉淀A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说明氧化性
(3)分析方案2中未能氧化,但氧化了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
实验
现象无明显变化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极上析出银;电流计指针偏转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色;电流计指针偏转
(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1mol/L,b,d中溶液)
①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实验3”不能说明氧化了。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____
③方案2中,能氧化,而未能氧化。其原因一是从K值分析:,故更易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二是从的反应特点分析:___________
2023-04-11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化学试题
9 . 热电厂尾气经处理得到较纯的SO2,可用于原电池法生产硫酸。下列说法确的是

A.电极b周围溶液pH变大
B.溶液中H+由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是SO2+2e-+2H2O=4H++SO
D.一段时间后,a极消耗的SO2与b极消耗的O2物质的量相等
10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2mL0.1mol/LNaCl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后,再加1mL0.1mol/LNaI,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
B将镁片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镁片表面产生气泡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铝片做负极。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溶液中一定无
D溶液中通入和X气体,产生白色沉淀气体X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A.AB.BC.CD.D
2023-06-02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