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和Cl-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和沉淀,③________,④对滤液进行蒸发,⑤冷却结晶。
(2)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装在三支试管里。
①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HCl溶液,可观察有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_____后,再加入_____溶液,可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③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足量______后,再加入AgNO3溶液,可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Cl-
12-13高三上·福建泉州·期中
2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2020-03-28更新 | 203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4届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校上学期期末联合统考理综化学试卷
3 . 为检验溶液里的某种离子,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一定没有K+
B.先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显红色,证明某溶液中含有Fe2+
C.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溶液一定含Cl-
D.加入稀HCl,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CO32-
4 . 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2019-10-12更新 | 355次组卷 | 40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检验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
B.加入稀HNO3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
D.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6 . 有1L的无色溶液可能含有阳离子是K+、Cu2+、Ca2+,含有的阴离子可能Cl、CO32-、SO42- 现做以下实验:
①取50ml的溶液在大烧杯中加入中,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干燥,烘干后得4.30g固体
②将所得白色固体配成悬浊液后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将剩余固体过滤干燥后称量得到2.33g
③取少量①实验后上层清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请设计方案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定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经证明没有Cl则该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下列实验中,操作和现象以及对应结论都正确且现象与结论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序号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取少量BaSO4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不溶解。BaSO4不溶于盐酸,且可以用盐酸
和BaCl2溶液检验SO42-

B

往乙醇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制备乙烯,并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C

常温下,测得饱和NaA溶液的pH大于饱和NaB溶液常温下水解程度:A>B

D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碘水后再加入CCl4,充分振荡,分层,且上层溶液呈紫色CCl4可作为碘的萃取剂
A.AB.BC.CD.D
8 . 将BaCl2溶液加入某无色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则沉淀不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存在Ag+B.一定存在CO32—C.一定存在SO42—D.以上说法都不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