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二氯化铅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沸点为,工业上常用作助焊剂。某小组同学欲证明氢气能否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二氯化铅,设计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平衡压强
B.点燃丙中酒精灯后,应先对直形玻璃管进行预热,然后再集中加热
C.若丁中溶液变红,则可证明氢气能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二氯化铅
D.甲中试剂可用浓盐酸代替,丁中试剂可用硝酸银溶液代替
2021-12-2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百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证明过氧化钠可做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为浓硫酸
B.装置C发生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装置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CO2
D.将E中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2021-06-13更新 | 1044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只需控制第一个反应,就能使若干化学实验依次发生,如图所示。已知:①Cu2++4NH3•H2O=4H2O+[Cu(NH3)4]2+(该反应产物可作为H2O2的催化剂);②已知装置A、C中所用硫酸的浓度相同,装置B、D中所用金属锌的质量完全相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条件是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B.因为形成原电池,所以装置D中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B
C.导管a的作用是平衡A和B内气压
D.装置H中出现浅黄色浑浊,可证明非金属性:O>S
2020-06-16更新 | 70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烧瓶内的试剂可以是KMnO4
B.装置B具有除杂和贮存气体的作用
C.实验结束后,振荡D会观察到液体分层且下层呈紫红色
D.利用该装置能证明氯、溴、碘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证明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将装有干燥的集气瓶倒扣在装有干燥的集气瓶上,抽出玻璃片,置于光照条件下反应观察到集气瓶内出现白雾,则可证明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溶液滴入到酸性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由紫红色变无色,证明溶液中含有
C探究的氧化性强弱先向NaBr溶液中通入足量,再将通入后的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中NaBr溶液变橙黄色,KI淀粉溶液变蓝色,证明氧化性
D浓硫酸滴入蔗糖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小组拟设计实验探究与钙盐溶液的反应情况。
【文献资料】①是难溶于水、易溶于盐酸的白色固体:②实验室用粉末和70%硫酸反应制备;③浓硫酸与水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酸雾”。
【设计实验】
实验Ⅰ:探究二氧化硫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1)若气体从左至右流动,选择装置并排序为___________(填代号)。
(2)D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连接装置进行实验,发现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
①甲同学对白色沉淀成分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白色固体是
假设2:白色固体是
假设3:白色固体是
②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白色沉淀是,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C中生成硫酸钙的原因是装置内氧化了
排除装置内干扰采取的措施是:在启动B中反应之前,___________(填实验步骤)
重新实验,C中无明显现象,所以溶液不反应。
实验Ⅱ:探究溶液反应。
丁同学仅将上述实验C装置中氯化钙溶液换成漂白精溶液,进行实验时产生了大量白色沉淀。
(4)化学反应有两种情况。
①若过量,则发生反应为
②若过量,则发生反应为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C中是否过量,戊同学取少量c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品红溶液       b.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2024-04-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份教学质量诊断测试化学试卷
7 . 某实验室利用反应合成硫酰氯,并对的酸性强弱进行探究。已知的熔点为,沸点为,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白雾,以上分解生成。实验室合成的原理:,且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碱石灰固体的装置名称为:___________;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装置戊上方分液漏斗中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
a.蒸馏水   b.饱和食盐水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盐酸
(3)的实验室制备也可以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写出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装置丙放置在冰水浴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和水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选用下面的装置探究酸性:,溶液均足量,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能证明的酸性强于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信息:可以使品红褪色,通常用来检验难溶于饱和的溶液;酸性大于
2024-01-18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3次月考 化学试题
8 . 某同学做“FeSO4被HNO3氧化”的实验,发现溶液变深棕色。猜想可能是生成的NO2或NO与Fe2+或Fe3+反应,使溶液变为深棕色,设计下列装置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后关闭c打开a、b,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_
(2)反应开始时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关闭_____(选填“a”“b”“c”),打开_____(选填“a”“b”“c”)及分液漏斗活塞,反应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证明NO与Fe²⁺反应。
(4)完成(3)中实验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a通一段时间N2,更新丙、丁中试剂,关闭a和b,打开c及分液漏斗活塞。反应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证明NO2也可与Fe2+反应。对此你认为这个结论_______(填“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若你认为合理此空不用填)。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甲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A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B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方案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2024-04-1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一)
9 .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简要与水接触。

资料:碱石灰可做干燥剂,可以与酸性气体等反应。
【装置分析】
(1)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       c.浓
【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2)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
(3)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4)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
(5)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后,___________
(6)侯氏制碱得到的碳酸钠产品中会含少量碳酸氢钠。某兴趣小组称量
固体样品,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产品纯度,装置A中生成的

被B中的
全部吸收后,测得
增重
,该碳酸钠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
2023-10-31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化学试题
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用浓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备,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中的全部转化为的标志是___________
(4)甲同学向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漂粉精(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静置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几小块固体,发现有气泡产生。认为一定是按照发生反应,请你写出甲同学认为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乙同学通过查阅工具书,得知H2SO3,他得出的酸性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他预测只要满足一定关系就能解释上述现象。 你认为下列比值能够解释上述现象的是___________
A.1:1                                 B.3:1                                 C.1:2                           D.4:1
于是他另取少量同样的上清液,滴加少量溴水,振荡,出现___________现象,证明自己预测正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