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硫氰化钾(KSCN)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应用,但会污染环境。预测浓硝酸能与KSCN反应以消除污染,现通过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已知:能被氧化为黄色的可聚合为红色的
【实验一】
取2 mL浓硝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5滴的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红,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突然剧烈反应,红色退去,放出大量红棕色气体。
(1)向浓硝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红是因为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KSCN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预测剧烈反应后含硫产物可能是______
【实验二】
将实验一放出的气体通入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过滤、洗涤后的白色沉淀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
(2)该实验证实了红棕色气体中不含SO2,证据是______,白色沉淀为______
【实验三】
(3)另取少量实验一最终所得溶液,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溶液中含有
(4)经检验实验一放出的红棕色气体中含NO2,但NO2不一定是的氧化产物,理由是______
【实验四】
(5)某同学向待测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浓硝酸,最终未得红色溶液,由此得出结论:待测液中不含
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
目的比较乙醇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性泼验证石蜡分解的产物是乙烯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证明金属性Mg>Al
实验方案            
A.AB.BC.CD.D
2023-07-1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已知硫酸亚铁铵[](俗称莫尔盐)可溶于水,在时分解,其探究其化学性质,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 探究莫尔盐晶体加热时的分解产物。
(1)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可知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认为莫尔盐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可能含有。为验证产物的存在,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D. 品红溶液E. 溶液F. 溶液和足量盐酸G. 排水集气法H.安全瓶
①乙同学的实验中,装置依次连按的合理顺序为:A→H→→→→G。_______
②证明含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Ⅱ. 为测定硫酸亚铁铵纯度,称取mg莫尔盐样品,配成溶液。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甲方案:取样品溶液用的酸性溶液分三次进行测定。
乙方案(通过测定):实验设计装置如图所示。取样品溶液进行该实验。

请回答:
(3)乙方案中量气管中最佳试剂是_______
a. 水       b. 饱和溶液       c.        d. 饱和溶液
(4)乙方案中收集完气体并恢复至室温,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5)若测得为V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则硫酸亚铁铵纯度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
4 . 硫酸亚铁在印染、医药、化肥等多个行业有广泛应用。已知:。某学习小组对硫酸亚铁晶体()的热分解产物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石棉绒的作用为_______
(2)按气流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g、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填装置口小写字母)。_______
(3)该小组同学按上述顺序连接各装置并进行实验,请为他们补全表格:
装置编号填装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绿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粉末
B______________分解产物中含有
C品红溶液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_______
D无水粉末白色固体逐渐变为蓝色分解产物中含有水蒸气
ENaOH溶液
(4)设计实验证明A中得到的红色粉末不含+2价铁元素:_______(简述实验操作及现象)。
2023-01-14更新 | 4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他们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

(2)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
(3)请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请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亚硫酸钠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______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5)制取Cl2的方法有多种,若A部分的装置是a,请再写出一种制备方法: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23-01-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线上测试化学试题
6 . FeCl3是高效廉价絮凝剂。某实验小组开展与FeCl3相关的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溶于水能产生胶体从而具有净水作用,产生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该胶体的胶粒结构如图所示,该胶体可以除去废水中的含砷微粒是_____(填)。
(2)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过量Cu粉,红色褪去,不久有白色沉淀产生。已知:CuCl和CuSCN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①为了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由实验可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
②针对的产生原因有以下猜想:
猜想1:与过量的Cu粉反应生成
猜想2:与SCN反应生成
设计实验证明猜想2正确_____
(3)将足量SO2通入FeCl3溶液中,溶液迅速变为血红色,停止通入气体,将血红色溶液密闭放置5小时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可知,溶液中主要有两种变化,反应ⅰ:能形成一种血红色配合物(X可能为);反应ⅱ: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综上所述,化学反应速率:v_____v(填“<”或“>”,下同),化学平衡常数:K_____K
②为探究血红色物质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的FeCl3溶液中,加入浓度相同的Na2SO3溶液V1mL、NaHSO3溶液V2mL混合均匀,改变V1、V2的值并维持V1+V2=25进行实验,测得混合溶液的吸光度与V2的关系如图(已知吸光度越大,溶液颜色越深)。维持V1+V2=25的目的是_____;FeCl3溶液与SO2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023-07-07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证明Ksp(MnS)>Ksp(CuS)
B.将FeCl2溶液滴加到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证明Fe2具有还原性
C.红热的炭插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气体
D.苯、液溴与铁粉混合,生成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若得到淡黄色沉淀则证明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8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无水氯化铁。

(1)装置Ⅰ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写出装置Ⅰ中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
(3)写出在装置V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将装置Ⅳ中的固体加水溶解并过滤,往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到_______,即可证明滤液中含有
(5)另一组同学发现,在装置Ⅳ和装置Ⅴ之间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才能制得无水氯化铁。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装置Ⅳ和装置Ⅴ之间添加下图中的_______装置(填序号)。
2023-01-1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自测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9 . 某学习小组验证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①已检验装置气密性并用N2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②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③NaOH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若生成672mL(标准状况)气体,则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2)装置B、D中的两种试剂能否互换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
(3)能证明A中气体成分的方法是____
(4)能说明氧化性浓硝酸强于稀硝酸的实验现象是____
2022-09-02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10 . 为探究新制和甲醛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向试管中依次加入溶液12mL、溶液8mL,振荡,再加入甲醛溶液6mL,放入65℃水浴中加热,20min后冷却至室温。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砖红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蓬松固体并产生气泡,共收集86mL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实验可知,新制会发生如下转化:新制_______;甲同学通过实验证明生成的红色蓬松固体是Cu,其实验方案为_______(已知)。
(2)为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乙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丙同学另取该溶液加入到溶液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乙”或“丙”),理由是_______
(3)已知C-O键键长为0.142nm,C=O键键长为0.120nm,请结合中碳氧键键长数据,分析HCOONa无法进一步被新制氧化成的原因是_______

(4)为确认气体产物进行实验,装置如图。

①实验中“先通气,后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
②确认气体是,不含CO的证据是_______
③为进一步确认产生的原因,查阅资料可知:,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5)新制和过量甲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