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Ⅰ.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查阅资料】pH越小,OH-浓度越小,溶液碱性越弱。
【实验过程】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数据
实验①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
实验②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pH变化
【分析与解释】
(1)实验①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实验②中,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OH-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3)实验②中,滴加NaHCO3溶液的pH变化与滴加Na2CO3溶液的有明显差异,原因是滴加NaHCO3溶液的烧杯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有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HCO3,取质量为a g的纯碱样品,充分加热后,质量减少b g,此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Ⅱ.可用Cl2和Ca(OH)2制备漂粉精,漂粉精常用于游泳池的消毒,起消毒作用的是HClO,池水的酸碱性对漂粉精的消毒效果影响明显。
(5)写出制备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若池水碱性过强,消毒作用会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7)若池水酸性过强,会刺激眼睛和皮肤。有时加入Na2CO3、NaHCO3以降低酸性,起到降低酸性作用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024-01-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 . 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水中所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Na2SO3与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为原料制取SO2,采用MnO2与浓盐酸为原料制取Cl2。在此实验中,仪器的作用是______;气体发生装置B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2)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O2过量,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①氯化铁溶液   ②氯化亚铁溶液   ③硫氰化钾溶液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若Cl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填序号)的试管中,再加入______(填序号),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若SO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填序号)的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3 . 为探究H2O2、SO2、Br2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ⅱ.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ⅲ.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在滴入浓硫酸之前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_________性;H2O2的氧化性_________Br2(填“强于”“弱于”)。
(3)B中红棕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重新变成红棕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
(5)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SO2能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B和C之间增加盛放_________的洗气瓶。再次进行实验时,则C中未产生沉淀。
(6)为进一步研究SO2的性质,分别用煮沸和未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Ba(NO3)2和BaCl2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A中,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但pH传感器显示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C中出现白色沉淀比实验B快很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B、C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溶液酸性:B_________C(填“强于”“弱于”“等于”)。
(7)Na2SO3固体因贮放不慎发生变质。现取样品1.8克溶于水得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沉淀B,将沉淀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沉淀不仅不消失,反而增加了0.16g(假如沉淀完全转化)。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 山东省率先实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四级数据覆盖与共享。某科研小组测定空气中SO2含量的过程如下:
已知:品红能溶于乙醇等溶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向品红水溶液中通入足量SO2,现象是___。经查阅资料知,不是SO2导致上述现象,验证该结论可使用的试剂是___
(2)用如图所示装置检测空气中SO2的含量。

①配制1000mL5×10-3mol•L-1的碘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__
②将配制的溶液稀释10倍,量取5mL注入试管,加入2-3滴淀粉溶液,慢慢抽气,观察到溶液中___(填实验现象)时,停止抽气,记录抽气次数n。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③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含量为0.02mg•L-1。若每次抽空气100mL(标准状况),则n至少为__次,才符合标准。抽气时应慢慢抽拉活塞,若抽拉过快,会造成测定结果__(偏大、偏小、无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2019-01-30更新 | 3163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6 . 小明很喜欢化学实验课,今天要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1)实验前小明预测Fe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你认为他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欲用实验证明他的预测。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3%的过氧化氢溶液、锌粒、铜片、0.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新制氯水。
①若小明计划在0.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滴入新制氯水,探究Fe2的还原性,你预计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变为________色。
②实验中,小明发现现象不太明显,老师分析可能是产物的含量太低,建议可以通过检验Fe2被氧化的产物Fe3的存在以获取证据。你认为可选_________滴入小明所得的混合液中,并通过溶液出现______色的现象,证明小明的观点和实验方案都是正确的。
③对于证明Fe2具有氧化性,小明认为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并分别将铜片、锌粒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结果铜片没变化,锌粒逐渐变小。由此说明三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实际上Fe2的还原性较强,实验室的氯化亚铁溶液常因氧化而变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______,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