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探究过量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提出猜想:
已知:ⅰ.
ⅱ.

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及内容

实验现象

步骤1

如上图装置反应结束后,A中生成红色固体,C无明显变化

步骤2

将A中混合物过滤,洗涤所得固体,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振荡无明显现象

步骤3

取步骤2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向稀溶液中加入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
B.步骤3目的是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
C.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挥发的甲酸,防止干扰CO的检验
D.该实验中,过量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可能发生的反应为:
7日内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关村中学高三下学期化学学科练习
2 . 化学小组探究是否存在反应,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②中溶液无色是因为,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B.③中溶液略显黄色,可能是因为②→③过程中被空气氧化
C.④中溶液颜色比①浅,说明反应导致减小
D.将向①中加入的2滴水改为2滴溶液,两次实验后的溶液颜色相同
3 . 某小组为探究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①产生土黄色沉淀,溶液为棕黄色
②变为白色悬浊液,最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①产生土黄色沉淀,溶液为蓝绿色
②开始变为浅蓝色悬浊液,逐渐变为黄绿色悬浊液,然后变为黄色溶液,最后得到无色溶液
已知:为白色沉淀,可吸附在溶液中不存在;呈无色,呈黄色。
下列结论或推断不合理的是
A.能发生反应:
B.反应的速率快于反应的速率
C.黄绿色悬浊液变为黄色溶液时,有生成
D.生成配合物反应的限度小于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
4 . 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在铁制镀件上镀铜验证氯气与水反应后的产物具有漂白性

AB
验证具有漂白性检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CD
A.AB.BC.CD.D
2024-06-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关村中学高三下学期化学学科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发生了反应
B.由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可推测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中有红棕色可推测出浓硝酸可能具有挥发性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不能得出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结论
6 .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下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不能推断产生的气体只含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024-05-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板桥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备,并研究其性质。其中,a、b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乙中,a比b先变蓝B.装置丙中,产生大量白烟
C.装置丁中,试剂只能是水D.装置丁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
2024-04-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8 . 分别向等体积的不含O2、含有O2的0.1mol/L BaCl2溶液中通入SO2,探究体系中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记录如下。(已知: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H变化

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

不含O2的BaCl2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

含有O2的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A.a所示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溶液的c(H+)增大
B.b所示溶液中发生反应:
C. SO2通入不含O2的BaCl2溶液后,再加入NaOH溶液,产生BaSO3沉淀
D.b比a所示溶液的pH小的原因:
2024-04-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9 . 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H2O2溶液与KI溶液混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
②将①中的黄色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CCl4,振荡,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减小,下层溶液呈紫红色;另一份不加CCl4,振荡,产生气泡速率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颜色变黄的原因是:H2O2+2I-=I2+2OH-
B.②中下层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I2溶于CCl4
C.②中产生气泡速率减小的原因是H2O2浓度减小
D.由该实验可知,I2可以加快H2O2分解产生气泡反应速率
10 . 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固体加入试管中,并将湿润的pH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对试管底部进行加热试纸颜色变化:黄色→蓝色→黄色→红色;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

将饱和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颜色变化:黄色→橙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Ⅰ中试纸变蓝,说明发生了分解反应
B.根据Ⅰ中试纸颜色变化,说明氨气比氯化氢气体扩散速率快
C.Ⅰ中试纸变成红色,是由造成的
D.该实验现象说明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制备
2024-04-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化学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