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方案设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为达到相应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向盛有 5 mL 0. 1 mol/ L K2Cr2O7溶液的试管中滴入 5~15滴浓硫酸,振荡
B观察 Fe(OH)2颜色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氨水,立即振荡
C检验K+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
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 2 支盛有 2 mL 0. 01 mol/ L H2C2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4mL 0.01mol/ L 和0. 02 mol/ L KMnO4溶液,观察现象
A.AB.BC.CD.D
2020-11-12更新 | 393次组卷 | 4卷引用:2.3.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基础练)——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苏教版选修4)
2 . 某小组以Ba(OH)2、水、H2SO4、Na2SO4为实验对象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实验1:向烧杯中依次加入下列试剂,记录灯泡变化
①Ba(OH)2粉末:灯泡不亮
②加入蒸馏水:灯泡变亮
③逐滴滴加0.1 mol/L H2SO4,灯泡变化如下:
(1) Ba(OH)2与H2SO4在溶液中能发生__________反应。
a.置换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          c.复分解反应
(2) ①中灯泡不亮而②中加H2O后灯泡变亮的原因是加水后,Ba(OH)2发生了_______________
(3)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过程I中灯泡变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 实验2:用Na2SO4溶液替代稀H2SO4,重复实验进行对照。加入Na2SO4溶液过程中灯泡不熄灭,原因是_____
通过实验1和2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生成沉淀。
(5) 在两份完全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H2SO4和NaHSO4溶液(说明:等体积溶液含H2SO4和NaHSO4微粒数相同),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 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SO
C. c点,两份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 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2020-11-10更新 | 41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工厂的废水中只含硫酸镁和少量硫酸,为从中回收纯净的硫酸镁固体,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请你参与讨论。
(1)方案一,选用镁粉为试剂。
①往废水中逐渐加入镁粉,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加入的镁粉已经过量。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选用氢氧化钠溶液为试剂。
①向废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加。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得到纯净的硫酸镁溶液,接着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简要写出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
③……得到硫酸镁固体。
(3)比较两个方案,假设实验中都没有损耗,那么,最后得到的硫酸镁固体的质量是否相同?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继续研究,设计一个新的方案(使用的试剂必须与铁和氢氧化钠属于不同类别),你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试从生产经济成本,实际操作等方面对题给两种方案进行简单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09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2 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2
4 . 某学生在做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现在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新制的氯水、新制的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表中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__________
向盛有少量碘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溴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
(5)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本章所学内容简单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
2020-09-24更新 | 386次组卷 | 1卷引用:鲁科版(2019)高一必修第二册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定温度下,某同学欲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Ⅰ.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反应达到平衡后分成两等份。
Ⅱ.向其中一份中加入溶液,溶液变红,再向其中加入,振荡,静置,下层显极浅的紫色。
Ⅲ.向另外一份中加入,振荡,静置,下层显紫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Ⅰ中发生的反应为
B.水溶液中的:Ⅱ>Ⅲ
C.水溶液中的:Ⅰ<Ⅱ
D.若在实验Ⅰ中加入少量固体,会增大
6 . 下面是两位同学设计的证明碳酸钠样品中含有氯化钠的实验方案。
甲: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之溶解,配成溶液,然后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乙: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自来水使之溶解,配成溶液,然后滴加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1)两个方案均有不合理之处,请指出:
___
___
(2)合理的实验方案为___
2020-09-07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课时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
7 . 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沸点为20.8℃,能与水混溶)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用胶管连接其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B.实验过程中铜丝会出现红黑交替变化
C.实验开始时需先加热②,再通O2,然后加热③
D.实验结束时需先将④中的导管移出,再停止加热。
8 . 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燃。

(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
2020-02-2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典型题练习
9 .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确保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的浓硝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
方案
反应物Cu、浓HNO3Cu、稀HNO3Cu、O2、稀HNO3
(3)如表所示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1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氮及其化合物性质》 跟进作业 (第三课时)
10 . 探究在常温下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如图所示,根据下面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是某学生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和步骤列表整理的实验事实和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
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
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粘到了烧杯底部
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一会儿再拿起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
反应完后移走烧杯上的多孔塑料Q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
(1)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填入上表中。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