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5 道试题
1 . 唐太宗时期,“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ji,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该现象反映的盛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某学生整理的笔记,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废宰相
设立内阁
奏折制度
军机处
A.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B.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C.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3 . 1922年,《北京大学日刊》上曾刊登过某研究会的研究方法,摘引如下:“A劳动运动研究……B《共产党宣言》研究;C远东问题研究”。该材料可用于说明(     
A.民国初期维护共和的斗争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4 . 2021年7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上的表现元素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以下邮票上的表现元素,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5 . 下列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这个时期是(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而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织工出力……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A.春秋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6 . 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次革命”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周王通过授土授民新建的国家已不是血缘聚居的方国,而是由周人、本地土著以及被征服的殷人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D.解决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8 . 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达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0254万吨,增长幅度为33.6%这6年全国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从1957年到1978年21年增长的粮食。1984年全国棉花产量也相当于1978年的2.89倍。这一变化得益于(     
A.土地改革在全国的完成B.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胜利
C.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广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9 . 20世纪初,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A.洪秀全B.曾国藩C.康有为D.陈独秀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10 . 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下列属于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①抗击倭寇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在台湾设府   ④派遣驻藏大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