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对“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的期待,简述“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吴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给这个表选个恰当的标题(       
1851金田起义
1853太平军北伐
185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天京内讧
1864在湘、淮军和洋枪队的联合进攻下失败
A.资产阶级的英勇与智慧B.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
C.农民阶级是最先进阶级D.下层民众顺应时代潮流
3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01次组卷 | 39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博物馆策划主题展览,以下是部分展品

展品年代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一份关于“包产到户”的文件1978年
深圳市蛇口工业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牌匾1980年
四川广汉县向阳政府一块被换下的“人民公社”牌子1980年
一张全国通用粮票1982年
采用第一条引进生产线生产的一-台“金星”牌彩电1982年
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一-支木槌2001年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的一件宇航服2003年

——据新中国大事年表

请从以上展品中任选两件展品进行主题展览,拟定一个展览主题,并对所选展品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展品选取恰当,阐释准确,逻辑合理)
5 . 如表是1928—1929年国民党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时间重大事件
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指出:“第四次全体会议以来,本党一切努力之集中点,尤在促进北伐,统一全国。”
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一举,在党为恢复固有之重心,在革命为巩固北伐之基础。……以后,本党之努力,完全集中于北伐之完成。”
A.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空前巩固B.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C.国共对峙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D.“工农武装割据”具备了客观条件
2023-10-18更新 | 307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古族地区和蒙古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暖《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材料二   清朝前期大事年表(部分)   

1653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
1683清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
1684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51686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13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57彻底击败准噶尔部
1727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759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1)根据材料一,概括谭其壤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并指出与唐朝相比的新变化。
2023-07-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据表可以窥知(     
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1927年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1928年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C.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D.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
2023-04-12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议会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是近代民主制度发展的标志之一。英国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国王在重大经济、政治问题上要咨询议会的意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国王和贵族的共治。从“模范议会”召开到都铎王朝建立,190年间共召开了175届议会,大约每年一届,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可行的议事立法程序。17世纪中期,随着新兴阶层的出现,他们极力要求参与国家政事,他们以议会为阵地,反对王权。经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政治制度从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1689年的《权利法案》,逐渐树立君主立宪制和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但是英国下议院自从1688年后再也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代表权,而随着一些新兴城市迅速崛起,他们为了获得议会的席位,极力要求改革议会,于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为全面实现普选和以后的议会改革扫清了障碍。

——摘编自蒙夺黄月芬《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近代中国议会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牛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投,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九十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1910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对代议制历史上出现的两种模式进行扬弃的产物。这种模式既借鉴了三权分立模式职权明晰、便于监督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会导致效率低下的弊端;既吸收了议行合一模式便捷高效的优点,又克服了它职责不清、不利监督的弊端。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植根于人民群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利益,把国家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不与任何其他机构分享人民赋予的权力,同时,又把立法权、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留给了自己,也把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等经由法定程序分别授予了政府、法院和检察院。

——摘编自钟丽娟《从理论到实践,理解和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确立和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议会制在近代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意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为我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51年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运动

1900年

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

1906年

清政府预备立宪

1911年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任选材料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1-22高一下·福建龙岩·阶段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55日、6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
57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520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5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产生的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分析“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
2022-03-22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