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为明朝1402-1627年间任职的内阁成员特征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明朝的阁臣
概况总人数均值
是否进士出身123占比95.9%
从进士及第至首次入阁的间隔11824.80年
从首次入阁至首次出任首辅的间隔565.93年
在阁年数1236.2年

A.人数众多导致机构臃肿B.成为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
C.职务的任免都较为随意D.需要具备长期的为官经验
2 . 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
A.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C.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
D.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
2016-10-11更新 | 308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唐宋时期水利工程的分省统计数据(部分),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省份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四川江苏安徽
江西福建广东
321132244151812442029
241
201125202517163025640244920
A.水利兴修技术的进步B.北方环境持续恶化
C.政府强化对南方控制D.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2024-01-3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历经无数次险恶的国内外环境的磨砺,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调整空间战略,是党夺取政权、掌握和巩固政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的空间战略选择与布局,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必须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城市与农村空间中进行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对党的历史产生过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党史活动原有的展开路径与模式,衍生出了全新的党史发展轨迹。

——摘编自崔保锋《空间思维与中共党史研究》

材料二   上海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抢抓发展机遇。19932019年,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6亿美元提高到2051473亿元,按美元折算增长近120倍。GDP超过38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体现新技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六大重点产业表现亮眼。同时,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幅跃升,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摘编自钱智等《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评估与建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农村正确的“战略选择与布局”,并分别说明其战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浦东各项经济指标迅速增长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地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冷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                                                                                

——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中,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三中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时期创立的?依据材料三指出后来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2020-12-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清朝中叶人口、耕地面积统计情况,表中所示情况(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亩)
1753年1.8449024.00
1812年3.3452602.36
A.推动农业生产发生根本性变革B.阻碍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C.有利于玉米和甘薯的推广种植D.使清廷被迫实行对外开放
2023-11-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资料统计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表明(     
A.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B.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
C.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D.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2023-09-21更新 | 530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8 . 下图是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单位:亿元)
A.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D.日本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
2020-07-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1914-1921年中国面粉业工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民族工业的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发展较快
C.民族面粉工业在一战后发展停滞D.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轻工业的快速发展
2020-07-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国民党五大与六大时党员地域分布比较(%)》(部分省份)
省别五大
(1935年)
六大
(1945年)
省别五大
(1935年)
六大
(1945年)
江苏4.70.9陕西1.85.3
湖北5.85.6福建2.26.7
湖南6.68.2广东25.49.4
四川6.112.3广西3.17.3
A.经济重心发生转移B.内陆民众参政热情高涨
C.政府统治中心发生变化D.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