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从古至今,边疆是全国安全稳定的防护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帝接受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废土司为府、州、县。1731年,这项工作初步完成。改流的实行,清军驻防地扩大,雍正为加强对新设府县的控制,增添营汛(戍防军队)。在改流地区废除原来土司的征收制度,与内地一样,实行按田亩征税的原则,但征收多少,又根据当地的情况来确定,一般少于内地。很多土民有了土地,大有重见天日的感觉。

——杜诗瑀《清世宗雍正传》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中央王朝都比较重视民族工作,把采取多种举措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作为维护边疆地区安全稳定的主要方略。……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能够较好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据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等改编

材料三   1850年,林则徐因病回到福建原籍。他根据自己在新疆的亲身经历,结合当时沙俄多次胁迫清廷开放伊犁、塔城的现实,发出了“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的预言。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的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改土归流产生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清朝负责新疆事务的机构名称。并指出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列举晚清时期能佐证林则徐“预言”的主要史实,并简述晚清政府为加强控制新疆地区而采取的措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丹心青史两辉煌,抗战春秋日月长;叶项刘陈宏略展,江淮河汉胜旗扬。铁军勋业传中外,烈士威名动四方;敌后华中根据地,长城万里著荣光。”该诗赞颂的是
A.北伐军B.八路军C.新四军D.解放军
2021-05-22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漫画《大豆过江》,画中标注“此画为1958年秋江苏农民朱会然和华君武合作完成”,配诗:“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身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该漫画反映出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快速发展B.“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C.农民提高粮食产量愿望迫切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
2021-02-05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戚继光诗《望厥台》:“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诗句反映了
A.郑和七下西洋,远航海外B.政府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C.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D.抗倭报国的家国情怀
5 . 唐朝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也见证了社会变迁。“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从中反映了唐朝扬州
①“雄富冠天下”     ②夜市繁荣               ③坊市界限被打破   ④草市绵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4-02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人们往往用“魏晋风度”来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内涵。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陶渊明的田圆诗体现了个性张扬的特点
B.儒学吸收佛道之精神,反映统一的趋势
C.南北朝民歌体现了当时民族交融的社会现实
D.建安文学体现了国破家亡,忧国思家的情怀
7 .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记载:晋赵简子问史墨,“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史墨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该材料反映了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②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当时已经没落
③ 出现强有力的大夫企图得国的情况          ④ 随着实力的变化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2-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学者在评价某位诗人时写道:“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拘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这位诗人应是
A.孟浩然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9 . 时空的演变有学者把唐、元、清三个朝代称为“南北兼跨型帝国”。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630年(贞观四年)是东亚大陆这片广袤区域的一个标志性的时间刻度:它的南部农耕区的政权将北方草原帝国兼并,从而将唐朝递进成为南北兼跨的巨型帝国,结束了南北对诗的时代。……七世纪后期,唐廷不得已采取了节度使防边的战略……南北兼跨的一统式王朝架构就此解体了。

——李鸿宾《店前期的南北兼容及其特性》


(1)指出材料中“南北兼跨”的含义。参照答题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以后至元朝期间我国“南北兼跨型”政权变化的主要过程,(温馨提示:过程应包括“政权变动”的基本史实及其“南北兼跨”形势的变化)
【示例】贞观初年,唐朝灭东突厥汗国,成为南北兼跨的巨型帝国。
(2)清朝在17世纪中期成为了“南北兼跨型”帝国。请以西南地区为例,列举两项大清帝国的管理措施。
2021-01-3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多元兼容伴随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民族团结使国家走向富强、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丁丑,命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持节送文成公主入吐蕃。赞普大喜,见道宗,尽子婿礼,慕中国衣服、仪卫之美,为公主别筑城郭宫室而处之,自服纨绮以见公主。其国人皆以赭涂面,公主恶之,赞普下令禁之;亦渐革其猜暴之性,遣子弟入国学,受《诗》《书》。

——摘自(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敢披沥肝胆为国民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摘自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三   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的卫国英烈、建党先驱、工农运动领袖、抗日英雄、开国将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摘自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归纳这一事件的内涵,并指出这一事件的积极影响。
(2)阅读材料二,概述这一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试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举措和法令的角度,说明孙中山民族观的具体体现。
(3)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和实行的管理举措。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民族事务的角度,概述中国民族关系史发展的主流趋势。②材料三中,在百年抗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试以抗日战争为例,说明“中华民族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的领导核心及其在抗战中坚持的战略总方针,并从反抗外来侵略的角度,论证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2021-03-31更新 | 301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