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帝国体制,一个管辖全国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在行政体制上,废除西周的封建制,改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材料二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史大决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日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监御史,秦官,掌监郡。……郡守,秦官,掌治其郡,……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据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王焚文书而酷刑法。……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材料四   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则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唐】吴兢《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秦始皇对“政治体系的设计”具有什么特点,这一政治体系在历史上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三,指出秦朝是如何“仁义不施”的?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实施其“存百姓”思想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4)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山秦始皇和唐太宗实行其不同政策的不同结果。
2 .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王朝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将公主嫁与吐蕃、契丹、回纥、突厥等边疆民族的首领,加强了和这些边疆民族的关系。对于边疆民族的求学要求,唐王朝也都予以满足,不仅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而且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边疆民族。这是以前各代所未曾采取的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王朝对边疆民族采取的政策。结合所学简述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度有何特点?有何影响?
2023-12-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周时期,殷人认为自己乃是"有城方将,帝立子生商",周人也强调正是因为“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所以才能够“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但西周统治者深刻意识到单纯的以大于名义并不能够解决复杂的社套问题这一残酷事实,转而提出天命转换这一概念,形成了“以德配天”的治理思维,强调“敬德保民”。西周统活者通过在祭祀活动中对先祖的神圣性崇拜,逐步从“祭”转化为“礼”,经周公而制度化。这一时期治国理政的目的是让统治者能够“修德”而维持统治,警惕天命从自己跑到另一个统治者手上。

——摘编自王聚芹、饶一鸣《先民理想国:商、西周治国理政思想借鉴研究》

材料二   楚国老子、庄子皆楚人,而沛县在战国时即属楚国,刘邦、何、曹参等皆西汉王朝建立后,统治者面临的是生产破坏工穷田历局面。在治国方略方面,汉初统治者推崇的黄老思想继承发扬了《老子》中“清静无为”“崇俭禁奢”“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思想,主张“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强调“节民力以使,则财生。赋敛有度,则民富。民富则有耻,有耻则号令成俗,而刑罚不犯……则守固战胜之道也"。

——摘编自康晓红《试论西汉前期治国方略的两次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治国理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前期推崇黄老思想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统治者选择治国思想的历史启示。
2023-10-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第一次在鸦片战争后,主要围绕“中体西用”论进行;第二次在甲午战败以后,宣扬“西体中源”;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但也刺激了现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开端于1928年的文化反省则因规模不大,后又爆发了华北事变,人们的注意力转移而就此结束。

——摘编自李晓语《钱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材料二   约翰·密尔说,英国人“生而自由”。这指引着英国把抗拒王权、限制王权看做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英国人极为尊崇经验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如钱乘旦所言。“一个民族往往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迎面扑来的艰难险阻,但要战胜自己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荣耀却相对困难。”

——摘编自吕文辉《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不断反思传统文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说明近代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2019-12-16更新 | 10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九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

——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

材料二   对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商鞅变法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
2023-10-1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南京近代史上重要的城市,也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李鸿章将马格里主持的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在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的废墟上,重新建造厂房,办起了金陵机器局,简称宁局。1888年又仿制成功中国第一代马克沁单管重机枪,1889年制成的射程远、命中率高、穿透力强的德国新式步枪,成为金陵制造局的名牌产品。

——王伟、梅正亮《跨越三个世纪的强国梦——档案史料中的金陵制造局》

材料二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抵制洋货运动,是从1904年开始的为反对美国虐待华工、华侨而开展的抵制美货运动。1915年反对北洋政府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引发了抵制日货运动。五四期间,北京学生示威游行,打出了“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口号,得到了工商界的积极响应,迅速扩及全国31个城市和地区。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全国进行了抵制日货、英货的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又进行了抵制日货的斗争。

材料三   1912年民国政府颁行《商业注册章程》,减免了清朝规定的注册费用,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金陵制造局属于哪一类型的洋务企业?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抵制洋货运动的特点,简要指出近代史上的抵制洋货运动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民国政府的意图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定价收买之法实现土地国有;以核定地价、涨价归公之法限止地主的剥削并逐步达到消灭地主,使国家为唯一的地主,而国内人人皆为租地者;以只向土地的价值征税的方法,废除所有的税收,达到消除少敦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并使国库充裕,人民富足,最终达到社会改造之目的。

——摘编自沈渭滨《平均地权本义的由来与演变》

材料二19302月,毛泽东在赣西东固地区的陂头村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军委、赣西特委和红五军、红六军军委联席会议,会议确定赣西南党委的主要任务是:抓住时机,扩大苏维埃区域,深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大力扩大工农武装。按照这个方针,在兴国等六个县的全境和永丰等县的部分地区,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了分田运动。广大贫苦农民分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以后,热烈地拥护共产党和红军,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支援革命战争、保卫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的积极性。

——摘编自黄少群《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与工农武装割据》

材料三198042日,邓小平同中央负责人谈到农业问题时说:对经济落后穷困的地区,政策要放宽,使他们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特点。要使每家每户都自己想办法,多找门路增加生产和收入。有的可包给组,有的可包给个人。这个不用怕,这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531日,他又进一步强调: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

——摘编自樊宪雷《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探索创新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主张及其所体现出的思想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探索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办法,扼要指出这一探索对中国民主革命正确道路形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就农业问题发表系列谈话的目的及意义。

8 . 材料   他们(维新派)通过对欧洲、日本教育的研究,认为“泰西诸国,首重政治学院”,日本仿效西方。“变法则独先学校,学校则重政治。”日本因此“不三十年而崛起于东瀛”。维新派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无宗旨犹可苟且迁就,如果教育没有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所成”。何者应为教育之宗旨?梁启超说,学校确为培养人才之地,但有一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他曾反问道:“夫培养汉奸之才,亦何尝非人才;开奴隶之智,亦何尝非民智。”维新派极力提倡西学和中学的结合,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用梁启超的话说,即“采西人之意,行中国之法;采西人之法,行中国之意”。

维新派提出的教育改革方面的一些具体主张,绝大多数被光绪采纳,并在百日维祈期间以诏书的形式,颁发各地,实力推行。百日维新期间,教育改革的内容包括: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将各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许各省府州县广开农会,刊发家报;设立译书局,准于上海设立编译学堂;倡办报馆,改《时务报》为官报,命各省挑选学生派赴日本留学等。

——摘编自张玉芬《论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维新派教育改革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中教育改革的历史作用。
2020-08-2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传承周人“明德慎罚”和战国时期荀子“隆礼重法”的学说,发展成一整套德刑关系的理论,为德主刑辅的国家治理方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汉武帝所采纳。此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汉宣帝用儒家的仁政德礼之说饰于外,而以法家的刑名法术之学藏于内,实行外儒内法,反映了对德法两手并用、各尽其用的高度政治智慧。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使得立法沿着以德为主的轨道运行,对于司法制度的设计和构建也都渗透了明刑粥教的理念,特别是百姓遵守道德的义务与遵守法律的义务相统一,既有利于法律的稳定,同时也减少了适用法律的阻力。德法互补:共治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反映了中国古代具有鲜明特色的道德观、法律观。

——摘编自张晋藩《德法共治: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精髓》

材料二   英国之所以能在18世纪以来第三波大国崛起竞赛中胜出,成功崛起为世界性大国并保持了一个世纪之久,得益于英国在国家建设、法治建设和代议制民主建设等三个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从而在现代国家治理体制建设方面享有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制度优势,同时又与英国建立起包容性的经济治理制度和文化治理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之所以能在20世纪成功崛起为世界性大国乃至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与美国18世纪下自独立以来到20世纪初在国家建设、法治建设、民主建设和治理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而建立了现代国家治理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诸方面的相对均衡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美国从潜在大国成长为现实的大国。

——摘编自何增科《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近现代大国崛起研究引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特点,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美两国国家治理相较于中国古代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问题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而不问,则再如前所为者,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马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
————唐《文献通考》卷二九《选举二》
材料三     宋代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即省试,由皇帝临时任命主考官。……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廷复试,称之为“殿试”,经殿试而最终录取者,即为“天子门生”。
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注:糊名)、“誊录”。
据学者统计,唐代290年,共取士6603人。……两宋310年,仅正奏名进士即达43000人之多,,当时的135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以及太学三舍考选等途径获得出身的。(注:宋代科举考试录取时,分“正奏名”与“特奏名”两类。经过中央省试合格的举人,称“正奏名”;因多次落地且年高而在殿试时另立名册、受到特殊照顾者,称“特奏名”。整个宋代特奏名录取数目,大约占全体录取数的45%左右。)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和《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2)概括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存在的现象,试说明其不利影响。
(3)据材料三,说明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
(4)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5)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