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3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期间,清宗室耆英在奉天部署海防,提出“严守口岸”“以守为战”的战略防御措施;鸦片战争之后,耆英在江南整军经武,提出“水陆并重”“改革水师定制”“师夷长技”等海防思想。上述材料说明(     
A.鸦片战争推动晚清制度变革B.近代海防观念已初步显现
C.清廷军事装备深受西方影响D.洋务派国防实践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是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已鉴定的墓葬中,具有随葬石铲、斧、锛等工具的男性墓葬和女性墓葬的数量。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     
时期鉴定墓葬/座男性墓葬/座女性墓葬/座
中期阶段423111
晚期阶段761
A.阶级分化现象较为明显B.山东地区手工业发达
C.男女社会地位发生变化D.男性主要从事手工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统治者将己姓或亲属姓氏赐予臣服于唐朝的边疆民族首领。贞观时,唐太宗赐突厥首领阿史那思摩姓李,唐武宗赐回纥部落首领姓名为李思忠、李思贞。这一做法有利于(     
A.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B.扩大唐朝的统治疆域
C.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D.强化君主专制的权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书《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就是变,就是革除已经过时的旧制度、旧文化和旧思想,创造富有旺盛生机的新制度、新文化和新思想,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摘编自张美兰、陈佰江《回眸中国古代的改革及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改革”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5 . 西周时实行“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的井田制;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个体农耕逐渐发展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B.生产力有进步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确立
2023-10-09更新 | 206次组卷 | 127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初年,统治者除了沿北部边疆建立重镇,派兵驻守,还在附近地区设立马政机构,专管马匹的孳牧,各卫所、监苑牧军因地制宜地逐水草放牧马匹,为军需战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充,成为明代作战的有力后备资源。可见,明代马政机构的设立(     
A.提高了军事动员的效率B.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C.密切了民族之间的关系D.适应了边防建设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在奏议中指出,“两税之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寒而计日收赢”。这表明两税法(     
A.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C.资产计算方式存在弊端D.瓦解了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孔子把社会制度称为“礼”,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此外,孔子还强调周制在殷商制度基础上作了修改,比夏、商的制度更文明、更完善。孔子意在说明(     
A.多元一体是文化发展的归宿B.政治文明应在传承中创新
C.制度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D.礼乐制度是最理想的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晚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齐家文化的墓葬中,已基本上见不到母系大家族迁徙合葬基和青壮年男女分区埋葬现象,出现了成年男女合葬墓。据此推知,当时(     
A.小农经济基本形成B.氏族制度发展到新阶段
C.阶级分化已经产生D.权贵阶层影响持续增强
10 . 北宋时,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时,发现其治下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常为盗贼所窥。”他感叹到:“兵卫寡弱,有同儿戏。使剧贼致死者十余人,白昼入市,则守者皆弃而走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宋代(     
A.重文轻武社会风气B.政治权力结构性弊端
C.周边民族政权侵扰D.城市经济的发展繁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