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士族的长期压抑下,下层士人始终地位卑下,他们既无悠久的家世可以炫耀,也无深厚的社会背景可以依恃,但他们入仕从政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然而仅就寒族来讲,他们无力发动选举制度的变革,要完成这一变革,改变自己的地位,必须依恃君主即皇权的力量。而君主发动选举制度的变革,其前提是这一变革必须符合君主自身的利益要求即重建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陈秀宏《唐宋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材料四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产生科举制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说明科举制的进步性。
(3)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被废除的原因。
2023-11-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仁政与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秦始皇与汉武帝分别实行了什么措施?它们在本质上有何共同点?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西至临逃,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寨,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A.秦统一的背景B.秦统一的过程C.秦统一的方式D.秦统一的意义
2023-10-08更新 | 315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当时许多公田出现“田在草间”的荒凉景象。管仲创造性地制定了“相地而衰征”制度,即在个体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肥瘠不同差额征收土地税。“相地而衰征”共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相地”,二是“均地分力”,三是“与之分货”。“相地”就是测量土地面积(正地),并将土地按肥沃程度分定等级(相壤);“均地分力”类似于今天中国农村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把公田分给农户耕种,扩大各户所占有的份地数量,变集体劳动为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与之分货”,即实行级差地租制,生产者按照土地等级将一定比例的收获物交给国家其余部分则留给生产者自己,以实物税代替过去的劳役税。同时,为了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管仲规定“凡新垦荒地,免交三年租税”。

——摘编自侯锦超《管仲的经济变革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仲“相地而衰征”土地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管仲“相地而衰征”土地改革的积极影响。
5 . 有学者说:“这是“文革”后拨乱反正开创新局的分水岭,是弃旧图新的标志,因而被一些论者看成是个人和民族的“诺曼底登陆”,是“中国青年的复活节”。”这种观点出现的背景是(     )
A.改革开放的推行B.科教兴国的实施
C.双百方针的提出D.高考制度的恢复
2023-02-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观念最早是梁启超1902年提出的。梁启超强调“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的称谓,历史上那些接受了中华文化而非汉民族血统的民族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而章太炎则更看重血统对“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形成的作用……又强调现实中汉族与满族没有完全同化,还存在着明显的血缘区别。

——摘自郑大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主要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建设,但出于反侵略斗争的民族大义和与国民党合作的现实需要,也不讳言“中华民族复兴”这样的说法。

——摘自黄兴涛《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观念的背景。指出梁启超与章太炎关于“中华民族”观念内涵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复兴论”在当时盛行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9年11月,日军在钦州湾强行登陆,攻占南宁,桂南战役爆发。日军第五师团、台湾旅团等部的2艘航空母舰、50多艘船舰、100余架飞机、3万多人投入到此次战役中。强大的攻势使国军的防线不断被突破。12月4日,日军攻占了昆仑关,并在周围设立据点,转为守势,企图长期控制桂越交通线,从而阻断由越南以及钦州湾地区运进中国的各种援华物资路线。当时,日本内阁认识到,要在中国取得胜利,必须进入资源丰富的东南亚。西方列强正忙于欧洲的战争,应利用这一时机,把日本帝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中国以外的地区。同时,由于补给困难,日军积极利用攻占昆仑关的时机,引诱国民政府议和,但遭到拒绝。国民政府在分析形势后,认为大后方已受到严重威胁,果断做出了夺回昆仑关,收复南宁,恢复国际交通线等决定。

1939年1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从全国各地调集15万人进行反攻,在山炮和飞机的掩护下,中国官兵向驻守昆仑关和周边其他地方的日军发动猛烈进攻,经过反复拼搏,打垮了日军的第21旅团,击毙其旅团长中村正雄等4000多人,取得了昆仑关攻坚战的胜利。

——摘编自唐凌《论昆仑关战役的意义及其遗址的利用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昆仑关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昆仑关战役胜利的影响。
2022-11-27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把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1970年和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宣言都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摘自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
2022-01-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为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从思想和体制上扫清了障碍,自 1952年秋开始,高等学校展开了以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核心的教学体制改革。通过这场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建立起了依据苏联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按照专业培养人才的教学体制。实现了对旧的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建立起起了新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体制,但在此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较严重的忙乱现象。1953年7月,高等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工业学校行政会议决议要求:要诚心诚意地、踏实地学习苏联,领会苏联经验的实质,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国当前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运用苏联经验。

--摘编自赵京《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学改革中学习苏联问题的认识》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况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认识。
10 . 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是(   
A.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D.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