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1 道试题
1 . 据《汉书》记载:“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边城数十。”材料说明(     
A.君主专制的加强B.封建统治的巩固
C.中央集权的削弱D.民族交融的增强
2024-02-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体现了商鞅主张(       
A.奖励耕织B.严刑峻法C.中央集权D.奖励军功
3 . 周厉王时有两件铜器,一个是鬲攸从鼎,另一个是鬲从盨。前者叙述鬲攸从分田地给攸卫牧,而攸卫牧没给报酬,遂成讼事;后者叙述章氏用八邑去向鬲换田,又有良氏用五邑换,结果都顺利成交。这一记载说明(     
A.诸侯权威遭到挑战B.分封体制瓦解C.社会秩序动荡不安D.井田制度松动
2024-03-16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万历年间《贵州通志》记载:“自汉以来,(贵州)代多羁縻,未有若我国家收之幅员之内,一视之而树之屏者,……今日之黔,东则楚,西则滇,北则川,南则粤,是腹心而喉咽也。……帝王何乐与远夷区区争一顺逆者?可以长思矣。”据此可知,明初贵州建省意在(     
A.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B.消除西南地区割据势力
C.构建西南边疆防御体系D.适时调整基层治理手段
2023-11-17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考古探明陶寺遗址的中期城址约280万平方米,呈典型的“回”字形,具备双城制结构,分布有宫殿区、大型礼制建筑、手工业区、王陵区、仓储区、普通居民区等,功能齐备。陶寺的观象台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这与《尚书·尧典》中尧“观象授时”的记载相符。这可以用于研究当时(       
A.形成了发达的公共权力B.黄河流域文明处于领先的地位
C.农耕文明呈现多元一体D.陶寺遗址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2023-12-16更新 | 481次组卷 | 14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贵州)- 2024年1月“九省联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56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三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据《后汉书》记载:“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所以朝廷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致其权重。据此不能得出,州牧的设置(     
A.主要原因是刺史权力过小B.客观上削弱了中央集权
C.设立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D.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2024-01-07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实用性联考(二)历史试题
8 . 据史料记载,清朝某一时期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山西等20多个地区已经种植玉米。这一时期最早可能出现在(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乾隆时期D.道光时期
9 . 据《史记》记载,缇萦是西汉著名医学家淳于意的女儿,为了救被人诬陷的父亲上书汉文帝,愿充官婢,代父受刑。此举感动了汉文帝,不但救了自己的父亲,还促使汉文帝最终废除了肉刑。班固称赞她:“百男何惯惯,不如一缇萦。”这说明(     )
A.汉行尊崇儒术思想B.儒学影响统治政策
C.妇女地位得到提高D.社会思想多元并存
2024-02-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关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617年)一事,文献中有下列不同记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旧唐书·高祖本纪》617年,李世民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李渊)举义兵
《旧唐书·宇文士及传》613年,李渊与人“夜中密论时事”
《旧唐书·夏侯端传》616年,夏侯端以天象异常劝李渊“早为计”时,李渊听后“深然其言”
《大唐创业起居注》616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后,他“私喜此行,以为天授”
A.唐太宗劝李渊起兵反隋,这个说法最为可信
B.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
C.《旧唐书》所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都不可信
D.温大雅与李渊是同时代人,所记内容绝对可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