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总理衙门建立后,奕䜣等人在办理中外交涉事务中深感“中国之虚实,外国无不洞悉;外国之情伪,中国一概茫然”。随后,清政府派遣蒲安臣使团出访欧美,使清政府对西洋各国和世界形势有所了解。材料反映(       
A.中国外交向近代化转变B.朝贡贸易体系逐渐瓦解
C.清朝重视提高国际地位D.中央官员深谙外交礼仪
2024-05-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康熙帝在宫中用10余年时间,反复试验,培育出早熟的优良稻种“御稻米”。乾隆时期,各级地方官吏也积极改良农作物品种或吸收外地佳种,推广种植。据此可知
A.农作物改良在当时社会流行B.统治阶层对农业发展的重视
C.清朝的统治秩序进一步巩固D.赋税改革导致人口压力增长
2024-05-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唐宋时期,在社会职业结构上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四民分业”的界限相对模糊甚至混杂,城市居民职业的广泛性已远非“四民”所能涵盖。尽管如此,农民阶层依然在社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主要原因是(       
A.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B.理学的发展与深入传播
C.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D.技术革新推动经济发展
2024-05-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各具风格。南朝作品体现的文学性较强,如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北朝作品体现的纪实性较强,如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衡之的《洛阳伽蓝记》。这(       
A.促进了南北朝民族交流融合B.体现了文明发展的延续性
C.有利于隋唐多元文化的发展D.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
2024-05-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5 . 郡国庙是西汉特有的产物,是伸张刘氏统治权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文、景、武帝时期,诸侯国由于立有先帝的宗庙,等于有了“礼制”给予的入承大统的正当性。至元帝时期,中央政府取得了罢郡国庙的彻底胜利。这种变化反映了(       
A.汉代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B.礼制兴革与维护统治的关系
C.中央集权制度的持续加强D.诸侯王国势力得到一定膨胀
2024-05-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图1、图2所示为出土于江西靖安的两件青铜器,据推断,其主人应为春秋晚期的徐国国君义楚。炉盘下方的铭文中出现了“令尹”(楚国官职)、“荆”(楚国别称)等词汇,字体秀丽,颇具长江流域古文字风格。对此认识最合理的是,徐国青铜器(     

A.严格遵循礼制B.广泛用于出口
C.做工相对粗糙D.呈现地方特色
7 . 商朝时期,一部分商族人经常到毗邻的其他部族做买卖,因此,在时人心中,善于做买卖的人就是商(族)人。周灭商以后,从事商品买卖的人增多,已经不再以商族人为主体,人们不分种族地把商人作为所有买卖人的统称。由此可推知,周代(     
A.民族关系较为融洽B.地域性商人群体涌现
C.商业贸易取得发展D.“工商食官”制度瓦解
8 . 南宋临安城的市中心有综合商业区、商人存放货物的塌房区以及各种“行业街市”,如洗浴业的街市称“香水行”,饮食业的街市叫“酒行”“食饭行”。这说明,南宋临安城(     
A.城市政治功能丧失B.城市布局十分混乱
C.社会观念日益开放D.商业性特征较明显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叶,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主要农具类型比较齐备,产量、质量不断提高,如水转连磨在宋元两代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南方的水碓既被用于运碓成米、转磨成面,还广泛被用于引水灌溉稻田。在畜力缺乏的地区,还出现了“代耕法”,以耕架代犁,“一人一手之力足敌二牛”。长江三角洲和岭南一带,蚕桑业特别发达。棉花的种植遍布天下。据称,松江200万亩耕地“大半植棉”。烟草自东南亚传入后,很快推广,至明末“北土亦多种之”。

材料二   据记载,嘉定城乡各地,“民间机杼之声相闻也”“昼夜纺织,公私诸费皆赖之”。在松嘉棉织区不仅有以织布为业的机户,也有专门从事棉布加工的轧花业与弹花业,还有专门从事棉布加工的浆染业和踹布业,以及棉布再制品行业,如松江的暑袜业……当时从事个体经营的手工业者,如铁匠、木匠、染匠、窑匠、石匠、弹花匠等,被称为“百工杂作”。此外,雇工大量出现。如万历年间,分散在苏州“机坊”和“染坊”里的织工和染工就各有数千人。景德镇的制瓷业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各地的矿工也随着民营矿业的发展,人数也日益增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天石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10 .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2024-03-14更新 | 46次组卷 | 103卷引用:2011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