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在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批答奏章;明朝中后期,有内阁首辅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事例,但多数随俗浮沉以求免祸,于政事则无所主张。这反映出明朝
A.官僚运行机制成熟B.内阁地位超越六部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皇权架空依赖内阁
2 .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2020-02-05更新 | 301次组卷 | 18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关于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
B.内阁首辅拥有决策权
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
2020-02-02更新 | 142次组卷 | 40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具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这两面旗帜分别是
A.自由与革命B.民主与科学C.自由与正义D.民主与法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此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
2020-01-17更新 | 389次组卷 | 24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49年9月21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毛泽东当天晚上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新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里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取得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
7 .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作出适应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部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三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指出材料一中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五四运动后,“劳工神圣”“与劳工为伍”逐渐成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呼唤,他们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到工人群众中去。这一行动
A.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B.极大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C.使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得到提升
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汉中朝官很重要的一项职权是重大事务集议。中朝集议违规触法官吏主要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司空等最高级别的行政官员。这反映了
A.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灵活B.政府决策方式具有民主性
C.汉代官制发生根本变革D.中朝对外朝形成权力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以下四本连环画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