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抗日战争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新华日报》关于日本投降的报道篇目多、关注点全、立场鲜明,有较高的史料价值。1945815日,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将发动战争的动机归为“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新华日报》从中读出日本军国主义“徐图再起”的阴谋,遂在823日的社论《再论处置日本》中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对人民的一再“欺骗”和“压迫”。日本投降过程中,《新华日报》在不同主题的社论中,总不忘提醒民众警惕国民党反动派“假反攻之名,行内战之实”,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延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和平民主建国贡献力量。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两座城市投下原子弹,大大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当时的国内外舆论,把原子弹吹得神乎其神,《新华日报》独排众议,发表时评《从原子弹所想起的》,文章写道:“本来应该是为人类生活的幸福而服务的科学,应用在如此猛烈的破坏和杀伤性的武器,我们相信全人类——特别是全世界献身科学的学者们,一定会有很深刻的感慨的。”

——摘编自金亦炜《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关于日本投降报道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华日报》的基本立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华日报》上述报道的历史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三年中国部分考古发现

名称成果意义备注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及祭祀遗存推动人们深入认识该地区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湖北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青铜礼器,发现青铜铭文近6000字“禹”“夏”等铭文的发现,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新材料。因夏墟遗址考古尚未发现相关文字,有人对夏的存在表示怀疑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鋬指金杯,融合唐朝、中亚和吐蕃之风于一体对于探讨古代汉藏文化融合进程和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及武器装备它的发现为甲午战争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材料二:近三年世界部分考古发现

名称成果意义备注
新石器时代亨格盛宴在亨格屠宰的许多猪并不在附近饲养,而是从今天苏格兰和英格兰西北部地区带来的。 更像是几个高度团结的社区之间的交往。这似乎与传统认知意义上的奴隶制社会有所不同。
埃及古王国时期墓葬发现一座有大量彩绘壁画的埃及古王国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为埃及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蒙古银龙之墓鎏金银龙、玉带钩,玉剑彘、金冠形饰、单体龙形器物。看到西方文化、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2000年前的交汇。该墓地曾出土汉王朝赠与的马车;经丝绸之路传入罗马的器物。
发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科学家在北太平洋海底发现该军舰的残骸。为二战研究提供更详实史料。

上述两则材料蕴含多种信息,请提炼一种观点,详加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合理,层次清晰,不少于160字,不得照抄材料。)
2021-04-0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下表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 (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0-15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4也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4·四川成都·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年)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其中19世纪五十年代财政收入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注:清政府在国内交通要遵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厘金中的商税完全出自华商,且在实际征收中税率不限于1%,有的高达20%以上。
A.社会局势动荡B.民族工业发展
C.半殖民地深化D.封建剥削加重
2024-03-19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全国卷人教版,12+2+三选一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5 .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更能反映出
A.中国商品具有贸易优势B.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中心
C.闭关锁国政策不具有绝对性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6 . 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时也备受西方瞩目。下图是1894年刊登于《伦敦新闻画报》的漫画作品《日本小武士挑战中国巨人》。画面中,日本武士矮小、机警,正挑战强悍勇武的中国巨人,西方人则站在梯子上远远观望。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是研究英国漫画史的原始史料
B.它全面客观反映了当时中日两国实力对比
C.它侧面揭示了战争爆发时西方国家的立场
D.它真实反映了当时作者对战争形势的理解
7 .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富民”主张,如唐甄认为“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颜元提出“富天下,强天不,安天下”。这些主张
A.使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B.突破了宋明理学的义利观
C.为民本思想注入时代价值D.削弱了工商阶层的影响力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经济的严重破坏,造成人口民户凋零破落,户籍和土地图册已经成为一纸空文,租庸调收入已难以维持政府的生存。780年实行的“两税法”,其核心内容是将过去的租庸调和户税、地税及各项杂征合并,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由于这些税是在夏、秋分两次统一征收而被称为“两税法”。两税法的立法原理具有进步意义,但税制本身也存在较多弊端,比如两税法规定赋税的征收是以财产的多少为标准的,而财产种类较多,价值不一,难以量化;同时各州县是根据税额的总数进行分摊,于是出现“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须五家摊税,似投石井中,非到底不止。”一些地方官员甚至在两税法内容上做文章,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最后,广大人民无以为生,只有揭竿而起,最终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者。

——摘编自蔡昌《隋唐盛世的赋税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后期两税法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后给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2022-03-21更新 | 311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孔孟之道在北宋开始成为正统思想B.统治者开始重视伦理道德的价值
C.儒家思想的地位并未发生重大变化D.荀子的思想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谭嗣同把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和世界大同的理想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目标来追求,即便在实践中尚无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客观力量和现实可能,也决不在精神上放弃对这一目标的追求,他主张贵知不贵行、行有限而知无限。这反映出谭嗣同
A.找到了维新改良的现实力量B.试图用改良政体来解放思想
C.用唯物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D.力求冲破旧思想观念的牢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