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方寸之间”的中国

材料   邮票被替为“国家名片”,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19492016年的68年间,新中国共261套祥本邮票中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

1   国家形象的变迁

历史年代1949-19761977-19921993-20072008-2016
国家形象革命的中国探索的中国现代化的中国负责任的大国

2   中层框架与年代的交叉表格分析

框架名称1949-19781979-19921993-20082009-2016
面对挑战88832
团结一致1001032
开放合作03722
调整转型03421
有所作为02423
深化改革03473
引领国际事务001420
发展民生经济00722

——摘编自杨柳等《“方寸之间”的中国:1949-2016年邮票上的国家形象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围绕新中国的国家形象,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5-14更新 | 425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中国近代若干工矿企业雇佣工人人数排名统计表如下:
企业名称记载工人人数的年份工人人数
开平煤矿18893000
汉阳铁厂18913000
湖北织布局18932000~3000
天津机器局1884约2000
福州船政局18742000
………………
继昌隆缫丝厂1873600~700
上海坤记丝厂1884500
上海正和丝厂1894400

表格表明,晚清时期
A.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增强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C.工人阶级分布相对集中D.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改变
2022-03-28更新 | 331次组卷 | 9卷引用:必刷卷02-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山东专用)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地方行政管理

材料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演变表



——摘编自叶子荣、郑浩生《当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透析》
阅读表格,从表中提取古代中国行政制度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22-05-08更新 | 3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九)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格内容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

内容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
社会经济背景恢复国民经济发展重工业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农业经营
制度变迁
家庭经营基础
上的合作经济
集体所有制下
的集体经营
家庭经营基础
上的双层经营
家庭经营基础上
的多元经营
农村土地制度农户所有集体所有集体所有、家庭承包集体所有、家庭
承包、多元经营
农业发展目标恢复农业生产积累原始资本保障粮食安全保障食品安全

——摘编自《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演变历程、问题聚焦与变革取向》


结合表格及所学知识,概括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特点,并说明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历史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史”。
2021-04-2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考后强化历史试题(山东卷)
5 . 下面是某高一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朝代主要措施
西汉设置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元朝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对吐蕃进行管理
明朝设立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
清朝在新疆设总领军政事务
A.西域都护府宣政院行都指挥使司伊犁将军
B.安西都护府宣政院驻藏大臣奴儿干都司
C.西域都护府宣政院驻藏大臣伊犁将军
D.北庭都护府宣政院行都指挥使司驻藏大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走上胜利,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和不断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间,统一战线经历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不同时期和阶段,虽然每个时期的主要矛盾、中心任务和阶段性目标各有侧重和差别,但统一战线无时无刻不在以高亢的声音唱响团结之歌、奋斗之歌、前进之歌。

——摘自《罗雷:高唱团结、奋斗、前进的统战之歌》


小明同学要制作幅“统一战线”历史演进的展板。请结合所学,帮助他绘制一幅。(要求:1.时空线索清晰,内容应包括“历史时期、主要矛盾、中心任务和阶段性目标”。2.绘制时空线索图、三维坐标图、思维导图或简单示意图等皆可,表格或书写成文不给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申报》和《东方杂志》分别是清末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两种媒体在20世纪初大量刊登关于“十八世纪”的报道和争鸣。“十八世纪”的应用范围始终与世界历史发展相联系,而中国并未与这一词汇发生直接关联。以下表格是《申报》与《东方杂志》在1905至1911年间对“十八世纪”的具体刊载情形。


——据牛贯杰《清末媒体对“十八世纪”的塑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中国媒体对“十八世纪”的“塑造”。(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实运用准确,观点明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是唐朝前期、中期和后期明确记载郡望和年份的士族科举入仕人数简表。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
郡望唐初期唐中期唐末期
陇西李氏3144
清河崔氏142
博陵崔氏045
京兆韦氏053
范阳卢氏097
荥阳郑氏065
彭城刘氏103

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
B.士族在科举考试中占据较大比例
C.门阀大族对科举制由抵制到接受
D.科举中能否入仕与出身没有关系
9 . 国家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既受制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也受到思想理论探索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各有其得失,“封建(分封)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之最大弊端即在于“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在宗法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差别不大,“非绝世之贵”,所以,天子“不敢肄于民上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宗法分封制与秦统一后君主专制的不同。顾炎武探讨这一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在西欧北美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化是一个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2)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经济发展
政治制度演进
17世纪和18世纪
西欧北美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工厂手工蓬勃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

英国实行议会改革,法国民主和制确立,德国建立君主宪制。

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迭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3)简要分析这些官员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上述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准确地反映了西方的议会制度?说明理由。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为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理论探索,对建立新中国有重要影响。

(4)依据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的史实,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政府”所进行的政治上的努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表-1978年、1979-1984年轻工业主要产品平均每年新增生产能力,据下表可知,1979-1984年我国(     
项目单位1953—1978年1979—1984年
化学纤维万吨1.205.92
棉纱万锭39.7049.10
自行车万辆14.2055.00
缝纫机万架9.6847.30
手表万只34.40110.80
A.对外开放步伐加快B.经济发展关注民生需求
C.城市改革全面展开D.民众消费观念不断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