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1951— 1954年南阳县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A.反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B.表明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C.体现对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说明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论述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摘选自史书所载唐代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

人物事迹
唐太宗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魏征贞观十三年,阿史那结社率作乱,云阳石然,自冬至五月不雨,征上疏极言曰:“臣奉侍帷幄十余年,陛下许臣以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今旱之灾,远被郡国,凶丑之孽,起于毂下,此上天示戒,乃陛下恐惧忧勤之日也。……”疏奏,帝曰:“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施颜面与公相见哉!”
李元轨李元轨,武德六年始王蜀,后徙吴。太宗尝问群臣曰:“朕子弟孰贤?”魏征曰:“臣愚不尽知其能,唯吴王数与臣言,未尝不自失。”帝曰:“朕亦器之,然卿以为前代孰比?”对曰:“经学文雅,汉河间、东平也。”帝由是遇益厚。
徐坚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武则天时年号),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1-14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3 . 下表为开皇年间(581-600年)隋文帝采取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表明他(     
时间举措
开皇三年诏举贤良
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
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A.注重吏治的清明B.逐步废止了门阀士族操纵的选官制
C.看重官员的品行D.建立了由下而上举荐官员的新制度
2023-01-14更新 | 28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1978-1982年登封县全县销售“大件”的情况统计。表中数据变化反映了(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缝纫机(架)

1190

1200

1735

1401

2188

手表(块)

793

900

1895

4665

7455

自行车(辆)

1784

1772

1799

2692

3429

A.国家工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B.商品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农村改革推动社会大幅变迁
2023-02-08更新 | 62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民国初年-一些社会事件的统计。这些现象说明(     

时间

事件

民国初年各种政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多达300个,具有健全纲领或某一方面纲领者也多达35个
1915年北京爆发了抵制“二十一条"的外交运动,80万人口的北京城,仅一次大规模的集会,人数就有30万;而在天津,连续几次大规模的集会,每次都在10万人以上,而当时天津总人口也不过70万人
20 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最初几批党员中,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运动经历的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B.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C.辛亥革命加速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D.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2022-11-29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1949-1952年中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由此可知(     
年份粮食棉花油料黄红麻糖料茶叶水果
194911318.044.4256.43.7283.34.1120.0
195013212.569.2297.27.9337.86.5132.5
195114368.5103.1362.025.0498.97.9156.4
195216391.5130.4
419.330.6759.58.2244.3
A.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B.生产关系调整调动农民积极性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D.工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2022-10-26更新 | 323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中国两种经济项目定价方式的占比情况统计表。较1978年,1996年的巨大变化(     
项目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产品收购总额
定价方式政府定价经营者定价政府定价经营者定价
1978年97.0%3.0%94.4%5.6%
1996年6.3%92.5%16.9%79.0%
A.说明了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B.根源于非公有制经济壮大
C.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潜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清末官方和乡绅绘制的部分耕织图的信息。其创作目的在于(     
作品时间序(跋)摘抄
《桑织图》1889年绘图作画,刻印广布,俾乡民一目了然。
《蚕桑图》1890年分绘图说,付诸石印,分给诸屯读书之士,转相传阅,俾习者了然心目……择人指授机宜,当可尽得其法。
A.倡导重振农村经济活力B.提高民众艺术水平
C.满足新型经营方式需要D.促进生产技术革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对下表条约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条约部分内容
《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1882年)朝鲜久列藩封,典礼所关,一切均有定制,毋庸更议
《中日天津条约》
(1885年)
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马关条约》
(1895年)
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A.清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趋平等B.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逐步解体
C.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吞并了朝鲜半岛
2023-05-08更新 | 39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山东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洛阳含嘉仓出土铭砖铭文的部分记载介绍。据此可推知,当时(     

砖窑

铭文记载介绍

铭砖一(窖17)

输粮地点是苏州,时间是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品种与数量为“糙米白多一万三□□十五石耗在内”。

铭砖二(窖19)

输粮地点在邢州,时间在长寿元年(692年),品种与数量为“小√七千五百石九斗八升耗在内”。

铭砖三(窖19)

输粮地点在冀州,存粮“万肆千贰佰捌拾硕”。

铭砖五(窖50)

输粮地点在德、濮、魏、沧等州,时间为天授元年(690年),品种与数量为“粟八千六百九十五石耗在内六千廿石,一千二百八十石六百石七百九十五石”。
A.经济重心转向南方B.南北经济联系的加强
C.封建剥削日益严重D.稻麦复种制普遍推广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