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以‘五四’的视野来打量《新青年》,它是‘大众启蒙的先声’;以现代文学30年的眼光来审视,它是‘文学激进的号角’;以20世纪的历史来反省,它是‘世纪空谷的绝响’。”

——摘编自何毅《陈独秀与〈新青年〉的转变》

根据材料,选择一个角度,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加以论证。(要求:选择的角度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2024-04-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10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为标志,新中国财政随之建立起来。在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管理机构并建立统一的财政制度的同时,面对当时饱经战火摧残、几乎处于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财政主要担负了两个方面的任务:筹集并支付巨额的军政费用,以消灭残余敌对势力、接收旧政权的人员和维持新政权的运转:治理通货膨胀和整顿生产生活秩序,尽快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中央政府通过推出统一财经工作、平衡财政收支、稳定物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国民经济的恢复、政权的巩固以及各方面的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中共中央的财税改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高培勇《新中国财税体制的演进历程、历史逻辑及时代潮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财税改革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财税改革的意义。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五年规划(计划)重大事件及成就
“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同时不放松农业、轻工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科学进行工业布局,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坚持以国内力量为主的指导方针,处理好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一五”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不仅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目标,而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六五”计划
19811985年)
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有效地利用资源并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经济、技术的自力更生和现代化的步伐;加速开发国内能源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缩小区域和技术发展的不平衡等。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10%,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降至总人口的30%
“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摘编自《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等

根据材料,就中国五年规划(计划)推动社会发展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3-03-26更新 | 37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基层民主建设。

材料一19464月,陕甘宁边区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这个文件对整个解放区都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明确规定了政权建设中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原则。村(乡)、区、县人民代表会议的建立,有一个发展过程。开始阶段,一般都以贫农和农会作为临时政权机构,之后才召开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乡)、区人民代表会议,作为村(乡)、区的正式权力机关,并由人民代表会议选举政府委员会。在村(乡)、区人民代表会议基础上,又召开县一级的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县政府委员会。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治最突出的进展是实行“海选”,即村主任领导人完全由村民提名和选举产生。“海选”是授权机制的一大突破,即村委会干部的权力由本村村民所授予,从机制上保证干部更好地为村民负责和服务。当村主任由指定候选人和上级派定候选人变为村民直接提名和选举村主任后,实际执掌村庄公共权力的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举方式——由少数党员选举,受到冲击。为此,在一些地方,村支书实行“两票制”和“两推一选”制,其共同特点是扩大村党支书的民意基础。中央甚至提倡先选村主任,选不上村主任就不要再参加选村支书了。

——摘编自徐勇《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解放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启示。
2022-05-31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党员人数年份党员人数
19217月(一大)53193430
19227月(二大)1951937年初4
19236月(三大)432194080
19251月(四大)99419454月(七大)121
19274月(五大)5.7194712270
19274月后1194910448
19286月(六大)4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022-10-31更新 | 318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范县第一中学2019届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在战后推行“国有化运动”,先后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能源、交通运输和金融等方面的重要企业收归国有,使政府增强了千预经济的能力。同时,还创建了有工人参加的“企业委员会”、扩大了“社会福利制度”,标榜“社会国有化,享受社会化”,以缓和经济矛盾。在1948年一1951年间,法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共达27.06亿美元,它对法国经济的重建起到了“输血”的作用,而在法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又为法国日益增多的工农业产品开辟了一个可以在其中自由流通的有两亿多人口的销售大市场。据统计,从1958年一1973年,仅法国农产品对共同体其他国家的出口就从2.23亿欧洲计算单位增加到40.83亿欧洲计算单位,增长了17倍以上法国政府调整了科研机制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同时增加研究与发展经费,为科研提供更多的资金。在发展国内科研的同时,法国政府有选择地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国内科研与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承认非公有经济的客观存在,统筹兼顾五种经济成分,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同时,协调劳资关系,帮助私营工商业克服生产经营的困难,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各经济成分发展的政策措施,党和政府在强调统一介绍和稳定就业的同时,进行多样化就业、失业的管理,确定了除失业保险外,老年、工伤、生育、遗属等基本保险项目,建立起劳动保险制度。

——摘编自宋玉军《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法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法国经济发展的异同。
2022-01-11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部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四)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同志受命主持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迅速实现了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稳定了金融物价。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陈云同志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创造性地提出建设规模要同国力相适应、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有市场调节为补充等重要思想。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他参与部署和领导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农业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同志积极支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有意识地发挥和扩大市场调节作用,支持探索符合实际、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陈云始终坚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这一最终目的,始终认为国民经济能做到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提出了“短线平衡”“紧张平衡”“不折腾”等主张,始终强调市场调节必须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发挥作用,使经济在宏观上得到控制,始终主张对外开放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我为主、做强自己”。

——摘编自朱佳木《陈云经济思想的几个要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云同志的思想主张核心及其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云同志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贡献。
2022-01-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部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四)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对于把16世纪还是19世纪看作是近代中国的开端这个问题上颇有分歧。即使把鸦片战争界定为近代的起点,我们也仍需熟悉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形态,因为这些形态制约了中国对19世纪外来挑战所作的反应。西方的入侵可以被视为一种催化剂,促使传统中国转化为近代中国。确实,从历回顾的角度来看,1617世纪欧洲人和俄罗斯人的来临,为19世纪西方的强烈活动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对于近代中国的开端,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围绕材料观点提出看法(可赞成、否定或修改),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材料   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

2018-11-28更新 | 1385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范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模拟试卷(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写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2019-01-30更新 | 3624次组卷 | 47卷引用:河南范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