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下面的县城数量变化表(单位:座)从侧面反映了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765669
长江流域342611

A.北方的经济已被破坏B.南方人口数接近北方
C.南方的经济得到发展D.统一之下的割据趋势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宝年间,河南、河北的民户占全国总户数的37%。在全国10道的经济发展中,河南、河北居全国的领先地位,在财政上也居于重要地位。唐玄宗在诏敕中指出:“大河南北,人户殷繁,衣食之原,租赋尤广。”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如荆州(治江陵县)天宝年间有3万多户。而乾符年间“江陵城下有三十万户”,百年间增长了近10倍!益州,天宝有户59万多,大中年间则“户百万,兵士五万”,也增加了近1倍。唐前期,河南、河北不仅“桑蚕倍多”,质量也是全国最好的。当时绢分为8等,而河南道宋、毫两州的绢列第1等。德宗时顾况指出:“今江南缣帛,胜于樵(即亳州又名樵郡。)、宋。”唐后期,在江淮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至德年间李华在《杭州刺史厅壁记》中指出:“杭州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这比唐前期洛阳开肆三千余多了10倍。白居易指出:“当今国用,多出江南。”社牧也说:“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而韩愈则更进一步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

——摘编自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区域经济演变的趋势及其原因。
(2)史学界一向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22-05-19更新 | 665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下列图示为1978~1984年中国农民粮食销售(图1)与国家收购(图2)情况(单位百万吨)。这可以说明

A.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基本形成B.市场对粮食供求调节作用有限
C.粮食流通渠道呈现单一化趋势D.农村经济所有制结构有待优化
2022-03-16更新 | 460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秦朝非常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秦朝还在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证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据此可知,秦朝公文制度
A.符合新型政治的发展趋势B.重在向全国推广规范文字
C.成为政府监察制度的补充D.折射出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022-03-16更新 | 1757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早至中期,同姓公卿逐渐增多,异姓公卿逐渐减少;西周中至末期,同姓公卿逐渐减少,异姓公卿逐渐增多。西周各时期政权建构的变化说明
A.血缘纽带日益强化B.集权趋势有所加强
C.统治力量逐渐下降D.多元治理模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这表明
A.传统四民社会加速瓦解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削弱
C.理学义利观正受到冲击
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2019-04-03更新 | 924次组卷 | 19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如图所示为1893—1920年生产资料进口在整个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A.民族工业生产能力有所发展B.轻重工业失衡局面得以改变
C.日益成为列强的消费品市场D.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为1949年和1957年中国东中西部城市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A.国民经济比例逐渐失调B.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持续推进
C.党内左倾错误迅速发展D.民众就业观念已经发生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表所示为1976—1985年中国基础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所占比重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基础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
沿海地区内地沿海地区内地
“五五”计划(1976—1980年)42.2%50%
“六五”计划(1981—1985年)47.7%46.5%51.5%45.8%
A.中美外交关系的缓和B.对外开放战略的逐步展开
C.国防建设的成就显著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2024-04-19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时期,南方的楚人,被称为“荆蛮”,楚王也自称“我蛮夷也”,但又传说其先祖为黄帝后裔额项氏之子孙:战国时期,秦、楚、吴、越诸国皆被认为是华夏族,是黄帝、炎帝的子孙。这一变化说明(     
A.政治治理模式完成转型B.南北民族交融逐渐强化
C.华夷同根观念范围扩展D.中原文化得以延续拓展
2024-04-01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练习(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