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2024-05-13更新 | 80次组卷 | 95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2-10-25更新 | 373次组卷 | 172卷引用:2010年北京五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古代货币

材料一   《汉书食货志》:“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圆形方孔),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材料二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有《金布律》:“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注:不要去选择钱的分量与布的优劣)。”

材料三


注: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出土了五百八十枚半两钱,左图是其中的两枚。这些钱币形质类似,但大小不一。最大直径3.2厘米,重6.72克。最小的直径1.15厘米,重0.2克。各地考古发现了秦代不同大小的地方官府钱范。

材料四   自宋至元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客观上需要易于携带且价值量大的货币。明初政府大量发行纸币,纸币不断贬值。明朝中期,唐、五代以来流行于民间的白银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白银作为交换媒介能被不同地区商品交易者接受,国内长途贸易规模和种类不断扩大。1562年,政府对各地班匠征银代役,民营手工业快速发展。1581年推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农民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换取白银纳税。由于白银需求增大,明代大开银矿,但中国白银储量不高,白银货币化主要依赖“丝银贸易”。丝、瓷等商品输往海外,白银从美洲和日本大量流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1)指出以上史料的类型,结合所学说明上述史料的价值。
(2)依据材料概括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主要影响。
2022-07-27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专用】
4 . 唐朝的一种赋税制度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当地人和客居户均编入现居州县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税额。这一制度是
A.租调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摊丁入亩
2022-04-19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中的内容摘自中国近代的一部论著,它应该是
第一节   铁路权
   东三省铁路(归)俄国
   北海南宁铁路(归)法国
第二节   财权
   全国海关税权(归)英国
   山东全省矿务权(归)英德
第三节   练兵权
   江南洋操(归)德国
   各省海陆军(归)英国
……

A.魏源的《海国图志》B.严复的《天演论》
C.梁启超的《瓜分危言》D.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2022-03-29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葛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丝绸之路的开通
7 . 读图,回答问题。


阅读上图,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地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解读要求:是什么?(内容)充分提取信息:为什么?(背景)解释和分析原因:怎么样?(影响)分析和归纳影响。】
2022-02-26更新 | 44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北京专用】
8 . 明朝初年,百姓要交纳米、麦等实物赋税,还要负担繁重的徭役和杂役,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赋税和徭役合并征收银两,政府需要的役,则用税银雇人统一完成。这一改革
①标志人头税正式被废除   ②减轻了对百姓的人身束缚
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简化税制,便于政府征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2-13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古代货币

材料一   秦统一后,废除六国旧币,法定货币仅限于两种,以黄金为上币,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铜钱由国家统一铸造,严禁私人盗铸。圆形方孔从此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制。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北宋铸币量很大,最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交子,后来发行权为政府掌握,发行量不断增加。南宋纸币使用更加普遍,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超出了铜钱。元朝基本不用铜钱,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称为钞。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朝廷被迫放松用银之禁,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这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代历朝都铸造铜钱,并在云南等地大力开采铜矿,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币材问题,同时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止,因此在流通领域仍然是“用银为本,用钱为末”。大额交易通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秦朝统一货币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宋元时期货币的演变过程,分析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2022-01-20更新 | 307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专用】
10 . 与下面一幅地图所示朝代相对应的治国主张,正确的是(  )
A.礼法并用、乡约教化、独尊儒术B.乡约教化、严刑峻法、独尊儒术
C.严刑峻法、尊崇儒术、乡约教化D.礼法并用,尊崇儒术、乡约教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