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1 道试题
1 . 宋代以来行商者走街串巷。据南宋《梦梁录》记载,“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清朝也有街头吆喝的叫卖词:“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这表明宋代以来(     
A.市民文学蓬勃发展B.商品经济繁荣C.城市娱乐活动盛行D.具有品牌意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不完全统计和估算,自从1840年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历次战争掠夺、盗掘及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多达100余万件。中国的文物主要流失到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国家。

——王开玺《圆明园三百年祭下》

材料二   

2023年,十二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重聚圆明园,距离上次的离别已时隔163年)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从“文物的流失与回归”“文物的传承与保护”中选择一个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81年,基于各种历史因素,留美幼童被清政府勒令归国,大清第一次留美教育事业夭折。清廷撤回留学生的决定传到美国,以耶鲁大学校长朴德为首的众多美国知名人士联名上书清朝总理衙门,痛陈其不当:“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尽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职是之故,贵国学生无论在校肄业,或赴乡村游历,所至之处,咸受美人之欢迎,而引为良友。盖诸生年虽幼稚,然已知彼等在美国之一举一动,皆与祖国国家之名誉极有关系,故能谨言慎行,过于成人。美国少数无识之人,其平日对贵国人之偏见,至此逐渐消灭,而美国人对华之感情已日趋于欢洽之地位。”……(容闳认为)“以西学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摘编自容闳《西学东渐记》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国“幼童赴美留学”的认识。
2024-05-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4 . 如表是梁启超对护国战争的法律辩护词,请按史事演进逻辑排序(     
序号史事
前大总统袁世凯,久蓄逆……法律解决之道既穷,我国民乃不得不诉诸政治手段,故有今次兴师致讨之举。
法者,上下所共信守,而复能相维于不敞者也。法令一失效力,则民无所措手足。而政府之威信亦隳,愿大总统常以法自绳,毋导吏民以舞文之路。
袁氏图帝不成,乃欲更保总统,反覆无……按诸现行约法刑律及各种法令,其为犯革命内乱之罪毫无疑义。
项城以违法专欲失天下望,今宜尽反其所为,请以明令规复旧约法效力。克期召集国会,委任段公组织新阁⋯⋯帝制祸首不惩,无以谢天下。
A.④①③②B.③②①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
2024-05-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5 . “个人主义”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和“民主”“科学”构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但“个人主义”随后遇冷且慢慢销声匿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青年追求个人幸福和个性解放B.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深远
C.传统伦理和国家危难双重作用D.各思想流派呈现融合趋势
2024-05-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辛亥革命后,办报成为时尚,至1913年,全国报馆多达500家,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众政治热情得到提升
C.公民言论自由得到保障D.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
2024-05-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7 .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管仲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主张,反映当时(     
A.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B.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社会亟需政治秩序的变革D.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共识
2024-05-1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8 . 考古发现,稻米在仰韶晚期遗址中的数量明显增多(新街遗址出土802粒,庙底沟遗址出土648粒等),在新街遗址中还发现了稻旱混作的新兴农业生产模式。这表明(     
A.水稻是仰韶文化的主要栽培作物B.稻麦复种制已在中原地区普及
C.中原地区与周边区域的交流增强D.物种单一制约农业发展的水平
2024-05-1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代留下的大量文字遗存及文物资料(如表为其中的一部分)中, “国家”一词频繁出现。这反映出(     
内容出处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 “诸君以为便,便国家。”《史记·高祖本纪》
(汉高祖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史记·高祖本纪》
……则乐,乐则有德。有德则国家与【兴】□□□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行》
A.社会发展改变思想观念B.国家一统利于文物保存
C.民本主张影响治国策略D.历史记载迎合儒学伦理
2024-05-14更新 | 44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据成书于1939年凤冈及门弟子(凤冈书院乃梁士诒在籍设帐授徒之所)编纂的《三水梁燕孙(士诒)先生年谱》记载:“(1914年8月)先生于某夕,奉袁总统电话,趋府后,袁谓欧洲大战,祸及远东,目前所最紧要之事件,当从何着手?先生曰:“国库虚空、欧洲战起,外债绝不可靠。今日应称欧战、镑价起落、汇兑困难等种种理由,先行停付各国赔款。所有关税、盐税一律提储于中国之银行。在我国已宣言中立,词严义正,各国亦无如我何也。我国趁今日日本为动兵之前,密与英国约,彼居其名,我居其实,即日与德使磋商,刚柔并施,一面派兵前往围守青岛,强彼交还,迅雷不及掩耳,使日本无所措手。青岛若下,日本又何说进兵?此不特防日本之侵略,且以杜将来之后患也。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倖胜。在我见,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于和议中取得地位,于国家前途,深有裨补。”袁曰:“容吾思之。”此一夕谈,不知东方之既白。”

有学者质疑该记载的真实性,试分析其质疑的理由。
2024-05-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5月模拟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