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1 . 据陈振中先生的《先秦手工业史》的统计,发现和出土春秋时期铁器的地点仅有42个,而发现和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已经涉及我国24个省(区、市)约423个地点,出土的战国铁器总数有6167件以上。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器使用日益普遍B.水稻种植范围拓展
C.冶铁技术不断进步D.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2024-01-04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对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会议中有关经济改革目标的统计。据该表可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的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十五大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B.改革开放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C.党对经济体制改革认识不断深入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重大变革
2024-03-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质量考评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1872至1895年间在中国境内创办的近代企业统计情况。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类型

统计总数/家

资本总数/元

工人人数/人

国人创办企业

90

25 126 895

60 000

外国在华企业

16

4 829 000

34 000

中外合办企业

1

629 370

A.民族企业全面占据优势B.列强经济侵略遭到一定抵制
C.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近代民族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各阶段人才流经战国七雄人次(单位:人)

            排序

阶段

1

2

3

4

5

6

7

流动总数

前期

魏7

齐6

赵5

秦5

韩4

楚3

燕0

30

中期

秦24

魏22

齐15

楚14

赵10

燕7

韩4

96

后期

秦17

赵15

魏5

燕5

楚3

齐2

韩1

48

(注:统计样本为国籍相对明确的战国人才,表中诸侯国后的数字为流入人数)
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华夷观念淡薄B.政治人才流动最频繁
C.侧面反映一国综合国力D.百家争鸣的政治反映
5 . 从下面1912—1919年全国注册民族企业的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的表格可以看出(        
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
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02%
A.一战期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民族工业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平衡
C.民族资本相比外国资本处于劣势D.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2023-06-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学者统计,明清之际至清中叶以前,西方传教士与华人配合所创译的各类新名词,如果包括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等在内,恐不下一千。其中,除人名、地名和部分宗教名词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外,学科名词则大多采用意译的办法,流传至今。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A.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经世致用观念促进了科技传播D.东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度户籍(户)口数(口)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1223306269594978
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427963421007820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1067796056486856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45984016163863

——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材料二   从顺治十七年(1660年)开始,清朝人口经历了从缓慢增长到急剧增加的过程。到乾隆年间,人口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曹树基在《中国人口史》中的研究,从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到崇祯三年(1630年),我国人口增加了约1.65倍,达到1.9亿人,到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我国人口下降到只有约1.5亿人;而清朝时期,人口大幅增加,咸丰元年(1851年)人口约为43608.7万,突破了4亿人口大关。

——摘编自于爱芝、杨敏、张钊华《番薯引入对明清人口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到西晋初年在籍人口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人口猛增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几代中国人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维新运动在推行之后不过103天就夭折了,但作为一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前后相继的,都是旨在使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的两件历史大事。戊戌变法继承和发展了洋务运动已经开启的现代化事业,可以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还有学者说:“中国现代意义的启蒙思潮的开始不是五四运动,而是戊戍变法。”

——摘编自于文善、曹剑涛《近五年来戊戌维新运动研究述评》

材料二   二十世纪初,赴日留学之风骤然兴起,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从上海或天津上船,往日本的福冈、长崎、东京进发。从京师同文馆的选派生到各省保送的望族子弟,从在任知府、知县到一般小富百姓,纷纷联袂东渡,甚至出现了兄弟、父子、姐妹、夫婿相伴留学东洋的景象。据留学日本史学家实藤惠秀统计,从1901年到1907年,中国留日人数高达26000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并归纳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方案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赴日留学之风骤然兴起”的主要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11月至1934年5月,广东农村经济调查团对广东38个县152个村村户中的自耕农、佃农和雇农户数进行统计,具体如表所示。

县数调查村数村户总数农户数
自耕农佃农雇农总计
38个152个24776户6840户12013户2144户20997户
38个县各类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比例32.6%57.2%10.2%-
38个县农户总数占村户总数的比例84.7%

——摘编自陈翰笙主编《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材料二   在上海郊区宝山,因菜圃获利比农地要丰厚,县城内外以种菜为业者甚多。20年代初,穆湘瑶和葛敬中在上海杨思乡创办东大蔬菜农场,资本2万元,租用土地180余亩,共有雇工40余人。2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创办鸡场的热潮,此外还有鸭场,每年产鸭数万只,专供上海各菜馆之用。

——据《民国上海县志》等整理

材料三   1934年,学术界围绕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展开论战。甲方的意见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已经占优势,今日中国的农村问题已经是一个资本问题。乙方的意见认为中国的农村还停留在半封建的阶段,今日中国农村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一个铲除封建秩序的土地问题。

——摘编自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当地农村经济状况。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乙双方所持观点共同的理论基础。评估材料一和材料二对研讨材料三所述争论的价值。
2023-04-28更新 | 35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小说作者科举功名的分布变迁视角出发,对我们研究明清小说的发展历程无疑是有益的补充。下表是明清部分小说作者科举功名情况统计,由此可推知(     
时期进士、举人小说作者/人低级与无科举功名小说作者/人
明朝(洪武至隆庆年间)13018
明朝(万历至崇祯年间)11059
清朝(顺治至嘉庆年间)8473
清朝(咸丰至宣统年间)2961
A.明清官方都推崇小说创作B.明清小说创作逐渐世俗化
C.社会主流价值观得以重构D.小说作者同等的社会地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