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2 . 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3 . 1947年,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决议指出: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必要性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性质D.土地改革的影响
6 . 中国古代一些王朝的命名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以下王朝的命名方式与“西周”相似的是
A.蜀汉
B.北周
C.后唐
D.北宋
2019-02-1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闵行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A.护国运动
B.北伐战争
C.二次革命
D.五四运动
8 . 《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下列对“革命”的理解不正确是的(       
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B.力行法制,“焚书坑儒”
C.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2020-04-0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皇帝的苦恼

打油诗《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问题:
(1)依据诗中所云,中国古代皇帝苦恼折射的矛盾焦点有哪些?
(2)请叙述古代皇帝为消除苦恼解决矛盾的典型举措。
10 . 费正清眼中的不平等条约体系

材料一   虽然新的条约好象是在平等主权国家之间签订的,但实际上它们是很不平等的,因为这违反中国的意愿被迫处于较弱的地位,只能听任西方的商业和随之而来的文化入侵。到了20世纪,经过精神饱满的西方领事们花了三代时间的努力,发挥了条约的优点之后,条约结构才成为一个表达得很明确的、内容周全的体系。

材料二   治外法权用于通商口岸之后,便成为开放中国的有力工具,因为它使外商和传教士、他们的货物和财产,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中国雇员、信徒乃至门下帮闲,都可以免受中国当局的干涉。特别是法国,它采取了保护罗马天主教会及其信徒的措施。所有这些,至少可以说是损害了中国主权,并且非常有碍于中国反对西方剥削的自卫行动。

材料三   通商条约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条约税则,它定的税率很低,从而使中国人不能保护他们本国的工业。由于种种原因,条约低税率的税则在中国人手里办得没有效力,于是一批外籍人员便被聘于中国的海关。

材料四   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19世纪最美妙的外交手段),列强都可以分享任何一个外国从中国勒索到的权利。随着清朝气运的日趋衰微,条约体系不断增长它的势力。清廷愈来愈需要依靠英国在行政上和外交上的支持。因此,在实行条约体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人民经受了逐渐加速的、加重的并且往往是剧烈的变革过程。

材料五   在条约规定的新体制下,西方文明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好的和坏的东西。鸦片贸易在1858年合法化以后,给英属印度提供了5%或15%的财政收入,同时基督教的传教运动由西方虔诚信徒团体积少成多的捐款来维持。19世纪30年代,英美基督教会开始发现现代医药在中国比圣经的作用大。教会办的医院立即设法防治疾病,包括戒治鸦片烟瘾在内。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请以相关史实说明“条约结构才成为一个表达得很明确的、内容周全的体系”?
(2)根据材料二至材料四,概述上述材料提及哪些不平等条款?如何理解条约体系的“不平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谈谈如何认识费正清笔下的条约体系。
2020-04-0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