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1924年7月31日,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决定“组织香山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指定谭平山、彭湃及农讲所学生三人为委员,筹备该协会各种计划”。孙中山对此尤为关注,并亲自过问。香山农民协会的筹建(       
A.体现了孙中山旧三民主义思想B.反映了农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C.顺应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需要D.旨在培养土地革命的干部人才
2024-06-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陷落。此后,中国抗战进入了(     
A.防御阶段B.局部抗战阶段C.相持阶段D.全面抗战阶段
3 . 1919年7月,中国某思想家发表文章指出,“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根本解决”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其观点错误的实质是(     
A.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适用性B.攻击民主与科学理念
C.对西方文化存在全盘肯定的倾向D.否定十月革命的道路
4 . 有纪录片这样介绍中国古代某一医学典籍:“全书54卷,收药844种,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增加了药物图谱,这种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物学著作的先例,这是由政府对本草所作的全面整理总结,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的格局。”据此可知,该“医学典籍”是(     
A.《千金方》B.《神农本草经》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
5 . 东晋以来,由于北民南渡,建置了许多侨郡。南朝以来为了招抚屯聚于江汉流域的诸州蛮部,又在侨郡的邻近地区设置了许多左郡。以致荆、郢等地形成了侨郡、左郡夹杂交错的局面。据此可知,侨郡、左郡的设置(     
A.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交融B.强化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C.稳定了北方的社会秩序D.完善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2024-03-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有利于人民政府迅速稳定物价、掌握市场主动权的举措是(       
A.土地改革B.“米棉之战”C.三线建设D.三大改造
7 .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推动了夏史研究。下图是二里头遗址重要遗存分布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宫城居中彰显王权专制B.道家思想影响城市布局
C.铸铜作坊服务农业生产D.墓葬分布体现阶级分化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图二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会造成什么后果?列举汉武帝“矫秦县之失策”的具体措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探索治国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大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儒家代表人物为孟子和庄子B.老子提出了中央集权的主张
C.韩非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D.墨家代表墨子提倡隆礼重法
10 . 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标志是(     
A.周恩来等人领导南昌起义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
C.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23-09-16更新 | 499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