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9 道试题
1 . 北宋统一后,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路之下,设有州、县,与州平级并存的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还增设了“监司”、“通判”等职。北宋的做法(     
A.使得各级机构职责混乱B.践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C.导致权力结构利弊并存D.加速了地方权力的失衡
2 . 制度创新
(1)自国家出现以来,中国历代都制定了不同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对应的位置。(填字母)
A.分封制            B.中书省        C.军机处          D.郡县与分封并行          E.内阁制度
F.参知政事       G.中外朝制   H.行省制        I.三省六部制               J.内外服制

制度创新是隋唐时期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理解和解读隋唐历史发展的一把钥匙。以两税法为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2页

材料2:代宗时期颁布《禁富户吞并赦》:百姓田地,比者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所以逃散,莫不由兹。                                                                           

——《全唐文》

(2)根据材料1,概况租庸调和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点。
(3)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
2024-05-2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六校联合调研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4 . 2002年,一个真实的笑话开始以各种版本流传起来:很多人出国旅游买回一大堆纪念品和时髦的商品,回到家里后扒开商标一看,都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背后,却洋溢着一种特别的自豪。这一现象主要是得益于中国(     
A.鼓励发展境外旅游业B.设立多个经济特区
C.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D.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隋书》记载,隋朝“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清江、襄阳、春陵、汉东、安陆、永安、义阳、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土著民族),其与夏人(汉族)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其僻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据此可知,当时南方(     
A.民族隔阂已经消除B.民族交融有所发展
C.社会秩序较为稳定D.民族地域差距较大
6 . 历史证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灌溉技术使农业生产力极大提升,既有生产关系成为桎梏,公田抛荒、私田大量开垦的制度性矛盾大量出现。承认土地实际控制、废除使用限制、重新分配土地以及名田制等改革出现,引致土地私有化,支撑稳定的农业生产进而成为增强国家实力和实现军事扩张的基础。土地由封建领主世袭转向新型的封建地主私有。

——摘编自张秀智等《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逻辑》

材料二   19927月,邓小平重申:“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变革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农业“两个飞跃”的共同目标及各阶段目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古代中国的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史载三国时曹操每日带人登观稼台,观看各处的庄稼长势,察看天气,测定晴雨,及时告知田间耕作的百姓。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     
A.以农立国B.抑制商业C.封建迷信D.以民为本
2024-03-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光绪年间,外国人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的西餐馆多了起来。《京华慷慨竹枝词》“六国饭店”说:“海外奇珍费客猜,西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坐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该材料反映出(     
A.西餐在光绪年间传进中国B.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
C.就餐顾客尽是清政府官员D.西餐馆主要提供山珍海味
2024-03-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今年热映的《绝命后卫师》讲述1934年在红军长征期间,红三十四师担任着在长征路上掩护红军主力部队突围的任务。在掩护主力红军突破湘江的惨烈战斗中,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6000余人全军覆没,他们为中国革命史留下了气壮山河的的惨烈篇章。当时红军发动湘江战役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力量薄弱B.红军力量强大
C.“左倾”教条主义路线D.湘江地理环境有利于红军
2024-03-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四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21年,革命知识分子李树彝在长辛店的“劳动补习学校”,通过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给工人讲解社会发展史、旧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规律。这体现了(     
A.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人中得以传播B.国民革命高潮将到来
C.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已相继建立D.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