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但清真寺所有的土地,在当地回民同意下,得酌予保留。”这一规定(     )
A.巩固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推动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D.反映了地方回民势力十分强大
2 . 2013年,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到2020年11月,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一成就的取得(     
A.改变了农村的生态面貌B.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D.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24-02-0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淮海战役期间,山东、中原、华中等地区共出动支前民工543万,那时中国的老百姓说:“最后一粒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送到咱队伍上。”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中共即将取得战略反攻的胜利B.解放区土地改革深入开展
C.民众的爱国救亡意识日益觉醒D.国民党独裁内战不得人心
2024-02-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937年8月,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军将士书》,提出:“今次抗战利于持久,要当不避一切之艰苦牺牲,以达最后五分钟之胜利。”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等著作,系统地阐述了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这体现了(     
A.人民战争路线得到贯彻落实B.持久战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形式
C.持久战已成为国共两党共识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效果显著
2024-02-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以摒弃习以为常的国民性为己任,是与根深蒂固的自我压抑习性进行战斗。20世纪的中国启蒙所追求的是要将中国从数个世纪以来的纲常名教禁锢中解放出来。该学者重在强调新文化运动(     
A.追求政治民主化B.试图摆脱封建礼教束缚
C.目标是救亡图存D.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斗争
2024-02-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还提出“疾耕”与“通商”并重的主张。这些主张(     
A.折射出了社会转型的趋势B.否定了儒家伦理道德
C.体现了主流价值观的嬗变D.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
2024-02-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公元前135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采取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旨在(     

时间
主要措施
公元前134年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同年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124—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连续出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实行盐铁专卖
公元前118年统一货币,铸五铢钱
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
A.巩固发展大一统国家B.加强对西域的有效管理
C.用武力解决王国问题D.缓和政府和商人的矛盾
2024-02-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80年4月和5月,邓小平两次就农村政策问题同中央负责人谈话,提出农村政策要继续放宽,“有的可包给组,有的也可以包给个人”,土地承包给个人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邓小平提出“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理由是(       
A.产品分配方式没有变B.土地所有权没有变
C.小农生产方式没有变D.土地经营权没有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品,中国的出口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 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氏兄弟创办的茂新面粉厂出产的“兵船”牌面粉不仅被上海面粉交易所定为标准粉,而且成了中国出口的标准粉,销往英、法、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各国。就连一向低调的荣宗敬都曾说过,“当时的中国人,有一半人是穿的荣氏企业的布,吃的荣氏生产的面粉。”

—《无锡荣氏家族曾“承包”半个中国的面粉和布》朱鲸润 匡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期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4-02-0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60年代初期,沿海城市大批人口向内地迁移,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开展B.沿海人口的膨胀
C.城镇化战略实施D.工业布局的调整
2024-02-02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