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时代”印迹。

美国《时代》周刊从1923年创刊开始,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们代表着当时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材料1   列努斯的《谁在〈时代〉封面上?》集中研究了19231977年间《时代》封面人物。

……从个人出现次数的统计排序来看,中国人物也颇为重要。毛泽东,12次,名列第12;蒋介石,10次,名列第17;周恩来,8次,名列第22

列努斯的统计只到1977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是在1976年,在随后的20年里,他先后共出现了9次,他的排序也比较靠前。

材料2   一组《时代》周刊封面图片及说明   

序号封面图片说明
2006年,《时代》周刊把当年年度人物选为“YOU”。图下小字大意:没错,就是YOU!欢迎你来到这个时代!
19492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美国《时代》封面,文字表述为:中共中央主席。
1945820日《时代》封面
蒋介石首登《时代》封面是192744日,头像下一小行英文“GENERAL     CHIANG KAI-SHEK(蒋介石将军——引者注) rose out of the Sun-set”


(1)(单项选择)Ⅰ中的“你的时代”就是。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
(2)从历史的角度看,毛泽东于1949年2月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背后有着怎么样的原因?
(3)《时代》周刊封面虽以人物为主,也间或破例。Ⅲ中1945年8月20日的封面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图中显眼的”错误”表达了设计者的何种情感?
(4)(双项选择)Ⅳ中对蒋介石的介绍突出了“将军”身份,主要是因为蒋介石。
A.就任黄埔军校校长B.领导北伐战争C.发动四一二政变D.“围剿”红军
(5)Ⅳ中文字的“Sun”可能语意双关,可能是指孙中山,其意为“孙陨落之后升起”,也可能就是其英文本义“太阳”,其意为“太阳陨落后升起”。你持何种看法?试说明理由。
(6)蒋介石共10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但最后一次是1955年,毛泽东自1949年首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后还出现过11次。有学者据此得出:这表面上看是蒋介石与毛泽东两人的此消彼长,实质上是国民党与共产党、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此消彼长。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2023-04-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导致如图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
B.联产承包责任制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社会主义改造
2019-11-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练习历史试题
3 . 下列是各国在华商船航行吨位表(单位:千吨)

下述根据数据变化反映甲午中日战争后情况的结论,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商船在与帝国主义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B.英国商船在对华航运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
C.战后美、日、德向老牌英帝国发起严重挑战
D.战后美、日、德在华商船航运势力迅速扩大
2019-09-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长宁、嘉定二模历史试题
4 . 列传人物。

有学者对《二十四史》列传中有籍贯可考的5700多位历史人物按籍贯和主要朝代进行了占比(%)情况统计。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籍贯西汉东汉北宋南宋
陕西20.5815.9720.44.310.994.51
山西4.923.5014.29.652.813.16
河南18.7537.217.122.186.126.94
安徽1.445.251.73.626.2911.24
江苏11.062.846.46.638.1013.61
浙江0.962.992.775.7422.5014.51
江西0.490.420.55.5413.411.51

——据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整理

(1)河南、浙江两省两宋时期占比变化明显,原因解释中最合理的是(单选)(     
A.崇文抑武,提倡文治B.民族交往,文化交流
C.版图变更,疆域变化D.中央集权,积贫积弱
(2)江西省在两宋时期占比迅速上升,原因解释中合理的一项是(单选)(     
A.国家统一、疆域扩大B.理学兴盛,书院发展C.社会安定,环境优越D.经济发展,制瓷中心
(3)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四省在不同时期列传人数占比分别出现最高值,原因解释中具有共性的一项是(单选)(     
A.商业繁荣,民富国强B.交通发达,人杰地灵C.政治中心,人文荟萃D.民族交往,中外交流
(4)山西、安徽两省分别在唐朝和明朝时占比达到最高值,原因解释中具有共性的一项是(单选)(     
A.社会稳定,文教昌明B.民族交往,交通便捷C.人口导入,环境优越D.皇亲勋贵,龙兴之地

学者发现某个朝代将外国及边疆各族人物纳入列传达50人之多,几乎占总数的4%。其中高丽9人、契丹7人、范阳奚族5人、突厥4人、吐蕃1人。

(5)你认为该朝代最有可能是(单选)(     
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
(6)简要说明该朝代出现此局面的主要原因。
(7)表格中甲类省区主要在北方,乙类省区主要在南方。从表格看两类地区列传人物占比在历史上呈现什么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4-04-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5 .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这组数据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1952年1957年
工业总产值343.3783.9
农业总产值483.9604.0
工农业总产值827.21387.9

A.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国际地位迅速提升B.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迅速成就巨大
C.农业得以发展但其在济权重大幅下降D.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推进顺利
2020-03-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根据湖南某地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下列选项中哪一个对其解释最为合理(   
   
A.1949—1955年亩产量不高是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未能恢复
B.1958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由于改进了农业技术和设施,再加上风调雨顺,所以该年实现了大丰收
C.1961年亩产量相比1958年大幅下降是因为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影响了生产
D.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2021-09-04更新 | 696次组卷 | 172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一模)历史试题
8 . 据粗略统计,清末赴某国留学人数:1901年为274人,1903年为1300人,至废科举的1905年则猛增到8000人,翌年更是达到12000人。以上材料中的某国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
2020-05-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统计: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一词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史料中出现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这说明
A.“天朝上国”观念已被抛弃B.清政府对外部世界认识有进步
C.清政府主动追随世界潮流D.清朝统治者内心依然唯我独尊
2020-04-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4届高三1月调研(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1865年工部局年报统计职业人数表》,你认为当时上海租界的经济属于
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
水手490工程师机械师83代理商掮客35制表商律师
商业助理366高级海员74会计师面包商摄影师
商人266旅馆业主44土木工程师潜水员
警员126印刷排字工人39医生煤气装配工
航运乘务员89领航员36药商乐师

A.手工业经济B.垄断经济C.工业经济D.商贸经济
2020-04-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