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为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为了解决这一变化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抑制土地兼并B.改革均田制C.废除人头税D.实行两税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表所示是中国古代较大区域人口比重的演变(以合计数为100)。表格数据可以佐证(     
区域2年140年742年1102年1491年1820年
黄河下游69.757.943.225.725.723.9
晋、陕10.74.715.913.414.08.0
甘、宁2.40.91.93.41.83.2
淮南5.47.413.915.823.622.7
两广、江西1.34.64.910.110.613.4
两湖、江西4.413.88.320.219.620.4
四川6.110.79.811.54.78.4
A.西北地区城市发展较快B.南北实现均衡发展
C.城市分布重心逐渐转移D.西南经济发展缓慢
2024-04-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1868—1900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量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族工业初步发展B.自强求富运动的成效
C.关税主权遭受侵犯D.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2023-07-11更新 | 23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之际出现了一批科技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提出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农政全书》集传统农业之大成,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吸收部分西方的灌溉技术;《天工开物》注意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据此可知,明清科技(     
A.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完成向近代科学的转化
C.在传承中有所创新D.突破了封建体制的束缚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著。全书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用数据对生产过程中提及的时间、重量、长度、宽度、高度、比率等进行量化。如《乃粒·稻》“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裁⋯⋯凡秧田一亩所生秧,共移栽二十五亩。凡秧即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用具体的数据来量化种植时间和秧田本田的比例关系,农民能够根据书中的具体数据来对农作物进行培育,避免损失。农业生产者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生产制造,有利于普及这些工艺技术,使他们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

——摘编自郑雪颖《<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技术传承的创新与历史价值》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在一些开明士绅和近代知识分子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的推动下,科学开始逐渐扮演了富国强兵的角色,而传统上对科技轻视的旧观念逐渐瓦解,使《天工开物》得以再版。民国时期近代知识分子逐步替代传统士绅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接受近代教育的同时认识到科技力量对社会变革和生产实践的重要作用,逐渐开始挖掘《天工开物》里的科技思想和经济思想,并在其自身的著作中广泛引用《天工开物》的内容,使长期以来不为“正统文化”所重的《天工开物》及与之处于同样境地的中国古代科技著作的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才有机会成为“显学”。

——摘编自李书状《民国时期<天工开物>再版的原因探析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天工开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天工开物》等古代科技著作成为“显学”的原因。

6 . 数据解读能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历史。造成下图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69次组卷 | 5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导致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统治权B.少数民族同中央政府矛盾激化
C.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现实需要D.中央政府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9 . 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B.实业救国思潮的不断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列强对中国侵略相对减弱
2023-02-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1978—2000年我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分布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图中的数据反映了中国(     

A.乡村人口失业率提高B.资源配置方式发生变化
C.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D.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
2023-08-29更新 | 3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