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一幅创作于1916年的政治漫画,名为“水中捞月”。图中一人身上捆绑着绳索,悬在半空,试图捞取水中的“月亮”。绳索的一端固定在非常危险的悬崖上的一棵小树上。结合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说明该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A.辛亥革命后帝制思想根深蒂固
B.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C.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华而不实”
D.袁世凯复辟帝制必然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课程中有“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一课。这说明当时
A.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
B.农民阶级已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C.中共已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
D.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
3 . 下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沈同衡在抗战结束后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题目《欢迎会》)。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党希望以军事来商谈和平建国问题
B.重庆谈判之中的军事威胁的气氛较浓厚
C.国民党借和平之名蠃得部署内战的时间
D.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人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人物B和人物C分别是谁?

(2)材料一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4)据材料四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5 . 下图是《时报》在1907年8月26日刊登的漫画。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主要说明了
A.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C.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D.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0年代,《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见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
A.抗战是一场持久战争B.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C.中国能迅速赢得胜利D.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7 . 下图的一幅漫画,反映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完全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请问这种现象发生在哪次战争后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了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
2016-11-21更新 | 97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南许昌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