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87 道试题
1 . 21世纪,我国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阅读如表,据此可知(     
事件回应
2016年,美国航母战斗群闯入南海中国三大舰队在南海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2019年,美国单方面执意挑起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坚决反制,最终于2020年1月共同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2019年,香港爆发“修例风波”2020年6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020年,台湾地区举行“大选”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湾海峡组织实战化演练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中国政府积极防控,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赢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A.中国政府应对风险的能力不断加强B.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C.中华民族复兴进程受到了严重迟滞D.我国的国内外形势趋于平稳与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表明,两税法(     
A.允许不愿去服徭役的男子可以以庸代役
B.实现了从实物纳税到货币纳税的转变
C.反映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D.废除了以人丁为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工商子弟毕诚、陈会、顾云,州县小吏湛贲、汪遵等皆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毕诚还曾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这说明(     
A.抑商政策基本瓦解B.科举选官的程序相对完善
C.商人政治地位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增强
2024-01-30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军队贪污腐败盛行B.洋务派任人唯亲
C.军队指挥体系落后D.舰队数量的过多
2024-01-30更新 | 63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郑州47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暨八校联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古代思想家申不害(前385-前337年)认为,国君要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和驾驭,国君是国家的根本,臣下只是工具而已;臣下要尽忠职守,做好分内之事,而对职权外的事要“虽知弗言”,不许逾越权限。这一主张(     
A.奠定了外儒内法的理论基础B.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C.顺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需要D.实现了儒法两家思想的合流
2024-01-30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183次组卷 | 20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基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平定台湾得胜图》描绘了清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1786-1788年)平定台湾的战争场面。如图为其中的一幅《渡海凯旋》,该画作(     
A.是研究清朝军事实力的第一手史料
B.突出彰显了清朝海军近代化的成效
C.佐证清朝驱逐荷兰收复台湾的历史
D.折射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8 . 如图是江西省宁都县王璜乡苏维埃政府颁发给农民温立坦的《耕田证》,上面写有:“温立坦,人口四丁,自耕流坑底中田1号十二担,马济塘下田乙号六担,分到亦仁木子山下上田1号六担。”该《耕田证》(     
A.满足了全国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B.为研究国民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提供佐证
C.反映了农民与中国共产党鱼水情深的关系
D.是土地革命时期土地分配制度的重要见证
2024-01-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货币不仅是流通和交换的媒介,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西汉建国后,就如何铸币、由谁铸币、铸造何种形制大小的货币等问题进行了长时间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五铢,大历史

材料   汉初经济凋敝,为增加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汉高祖刘邦打破秦朝铸币权的统一,“令民铸钱”。文帝时,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因“吴邓氏钱布行天下”而“富埒天子”“财过王者”。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开始了反击匈奴的战争。在此期间,先后六次进行币制改革。公元前118年,诏令各郡国铸“郡国五铢”,钱面篆书“五铢”二字,重如其文。但郡国五铢钱质量低劣,民间盗铸之风盛行。公元前113年,“专令上林三官铸”,禁止郡国和私人铸钱。三官五铢钱铜质紫红细腻,整体精致光洁,外廓坚挺匀称,“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从此成为流通全国的统一货币。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后,西域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五铢钱不仅成为西域地区统一使用的货币,也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流通使用的主要货币,发行数量大、分布范围广。此外,五铢钱所展示的文化艺术,如文字、形制、币材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民族文化等,很快被各国熟识、欣赏、模仿乃至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

——摘编自石俊志《五铢钱制度研究》

结合材料,以“五铢钱与汉王朝的面孔”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2023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之下,断交了7年的沙特和伊朗两国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美国则公开表示,沙特与伊朗之所以会谈判,是因为内部压力,而不是外部的因素。这表明(     
A.美国失去了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基础B.大国博弈竞争影响国际关系
C.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民族矛盾的和解D.全球命运共同体已深入人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