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1 . 数据是事实,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分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
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帮助
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 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
A.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C.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
D.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
2016-10-11更新 | 309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华赋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依据此表,可以得出(     
1911—1923年日本自行车输入中国状况表
年份19111914191719201923
总值(单位:关平两202094815410091718189666417
占中国进口比19.76%31.80%71.8%52.62%19.10%
A.日本长期独占了中国商品市场B.群众性反日斗争效果不明显
C.数据变化与国际局势密切相关D.中国民众出行方式根本改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观”是以社会性质为主导的。不同的社会观,是在不同的社会性质下形成的,在同一社会下的人形成的社会观,大方向是相同的,但之间又是各有各微妙的不同之处的。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儒墨道三家都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从现实出发形成他们自己的社会观,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孔子自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墨子宣传“曰然女何为而得富贵而辟贫贱?莫若为贤,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功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老子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引入政治社会理想,认为社会的贫富悬殊与“天道”不合。他的理想社会是返璞归真,小国寡民。

——摘编自张岂之《中华文明十二讲》

材料二: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类别关键词出现频次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仁、礼、信8234次36.2%
法观念法、刑4648次20.5%
财富观念利、财、富5395次23.8%
公平公正观念均、平4427次19.5%

——摘自李振宏《两汉社会观念研究——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考查》

材料三: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娇,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娇,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

——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墨道三家的“社会观”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孔子的“社会观”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
(2)据材料二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两汉时期上述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影响社会观念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2024-01-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历史试题
5 . 1957—1961年,我国经济发展概况数据如下表所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57年1960年减少(百分比)
粮食3901亿斤2870亿斤26.4%
棉花3280万担2126万担35%
生猪年底存栏数14590万头8227万头56%
A.“文化大革命”的破坏B.自然灾害严重
C.左倾错误带来的经济困难D.中苏关系破裂
2023-12-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明史地理志》所载明代部分省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情况表(部分)。材料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省份

1393年

1542年

人口增减数

增减比%

北直隶

1926595

4568259

2641664

137.1

山东

5255876

7187202

2462326

46.8

福建

3916569

2111027

-1805779

-46.1

广东

3007932

2052343

-995589

-31.8

A.经济重心的南移遭遇到阻碍B.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高
C.南北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已废弛
2023-11-07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为1992—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变化情况。对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解读最合理的是,我国(       

A.不断夯实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B.教育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C.不再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D.不断加大对扶贫和扶智的投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为1950—1956年中国生产资料进口的相关数据(部分)。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进口总额(亿美元)

机械设备进口占比(%)

生产原料进口占比(%)

1950年

4.86

22.5

60.9

1956年

14.32

53.6

38.0

A.工业化建设顺利开展B.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C.机械化生产基本普及D.对外贸易实现顺差
2024-03-22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押广东卷第10题 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1873年—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表(部分)(单位:%)。下表中的数据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年份生产资料半制成品制成品
农产品手工开采机器开采手工机制手工机器
1873年2.637.458.61.7
1893年15.628.40.153.42.5
1910年39.10.20.513.111.928.36.8
1930年45.10.13.43.512.227.17.4
A.经济半殖民化程度逐步减弱B.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C.对外贸易由顺差转变为逆差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
10 . 下表中同一时期相关数据的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八国联军侵华B.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
C.军阀割据混战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024-01-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