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献记载出处

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脩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汉景帝)及太子(汉武帝)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西汉]司马迁《史记·外成世家》

(窦)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及(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藏等,而免丞相、太尉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纷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馆奏:“所举贤良,或治中、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在西汉前期治国思想的嬗代中,窦氏卒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代坐标,而绝非无足轻重。

——摘自虞云国《学史三昧》

结合西汉治国思想演变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4-05-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关于榨菜的起源,近人有如下记载:“前清宣统末年,邱君(邱寿安)赴宜昌汉口一带,随带榨菜十余坛,分馈亲友……邱君获引好评,还川后遂秘密经营,专以销省外,继又联合戚友扩大资本,锐意经营。凡二年,获利甚巨。”涪陵榨菜的这段历史最有助于说明(     
A.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B.民国建立空前激发民间投资办厂的热情
C.清末新政中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清末民初时期内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4-04-27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卷
3 . 两宋之际,士人心态和职业取向发生变化,流向渐趋多元化,追求功名不再是唯一选项。史料记载中多有士人经营田产、经营工商、开办学堂、充任吏僚等。他们的“关注点和自我观念”也从国家层面转向地方领域,如开渠、铺路、赈济、发掘乡贤、推行教化等。这说明当时(     
A.乡绅社会已然萌发B.朝廷偏安士人报国无门
C.社会阶层渐趋固化D.社会不再推崇科举及第
2024-03-06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推行了多种茶叶边销模式。据《清稗类钞》记载:“清代,内地销往藏区的货物以茶叶为大宗……仅川茶销藏,岁约征银十数万两。”据此推断茶叶边销政策的目的是(     
A.为治理边疆提供财政支持B.控制茶销以制羌戎
C.羁縻边疆强化对地方控制D.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2024-02-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朱子语类》中记载: “古者三公坐而论道,方可仔细说得。如今莫说教宰执坐,奏对之时,顷刻即退……今顷刻即退,君臣间如何得同心理会事?”由此可见,朱熹对于坐论之礼废除的批评立足于(     
A.儒家的政治理想B.专制皇权的发展C.中央集权的加强D.官员能力的下降
2024-04-27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卷
6 . 翻车,又称龙骨水车,是汉魏时期在北方广泛使用的一种提水灌溉农具。据记载,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朝廷征集江南水车匠赴京,所成水车,分发畿内诸县令,令依样制造,以广溉种。这一史实反映出当时(     
A.北方稻作农业得到推广B.技术传播仰赖政府推动
C.南方耕作技术发展进步D.南北经济形势发生逆转
2024-04-21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汉书·艺文志》记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行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这一局面(     
A.标志着学术下移已经完成B.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C.不利于学术文化走向繁荣D.助推诸侯争霸战争兴起
2024-01-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由此可知,通判的设置(     
A.增加了国家收入B.增强了军事实力
C.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升了行政效率
2024-01-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有学者曾撰文指出:“1852年,上海租界内的地皮平均每英亩售价50英镑,到1862年已涨到平均每英亩10000英镑。”清人葛元煦在《沪游杂记》也记载,当时“上海租屋获利最厚,租界内洋商出赁者十有六七”。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B.洋人恶意开发哄抬地价
C.民族资本企业的崛起D.上海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材料 三年,(周)幽王宠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废太子宜臼,以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叹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周太史会直接断定“周亡矣”的理由。
2024-01-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