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典》记载:“自归附之后,权豪富户每坏了市舶司的勾当,出办的钱物,入宫喂少有。”元朝统治者决心整顿这种状况。至元三十年(1293年),中书省参考宋朝“元丰市舶条例”,制定出《至元市舶则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且体系较为完善的涉海外贸易的法律规范。

《至元市舶则法》中有关规定,比起前朝有了多处突破。比如,实行“奖出限入”的“单双抽”制度,将蕃货和土产予以区分,对蕃货的征课倍于土货,土货单抽,蕃货双抽;无论官吏、和尚、也里可温(基督教徒)、笞失蛮(伊斯兰教徒)、诸色人等,均可从事海外贸易;舶商要申领衙门公文(相当于今天的海关注册登),在公文上明确填写前往的番邦,不许在途中绕到别国,返航时必须要回到发船地;“金银、铜钱、铁货、男子妇女人口,并不许下海私版诸蕃。如到蕃国,不复前来,亦于去时公验空纸内明白开除,附写缘故。若有一切连犯,止坐舶商船主”;有关整治腐败、消除舞弊的强制性措施,占了全文的一半……规定“舶商、捎水之人,皆是趁办课程之人,其落后家小,合示优恤。其所在州县,并与除其杂役”。

元朝航海家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说:“皇元混一声教,无远弗届,区宇之广,旷古所未闻。海外岛夷无虑数千国,莫不执玉贡琛,以修民职;梯山航海,以通互市。中国之往复商贩于殊庭异域之中者,如东西州焉。”

——据顾童《元代市舶则法变迁分析及启示》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至元市舶则法》进行评析。
2024-05-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在地方任职的“外官不如京官”,自古有之,但“京官主动申请外调(到地方任职) ”的现象在唐朝后期却屡见不鲜。《旧唐书》记载,唐穆宗时,刑部侍郎薛放“孤孀百口,家贫每不给赡,常苦俸薄。放因召对,恳求外仟”。唐后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政策混乱B.中央权力逐步下移
C.科举取士入仕泛滥D.赋税制度变动频繁
2024-03-3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3 . 据《元史·食货志》记载,至元十七年(1280年),朝廷开始实行进出口有别的“单双抽”制度,即对蕃货和土产(主要为丝织品、瓷器等)予以区分,对蕃货的征课倍于土货,土货单抽,蕃货双抽。这一制度(     
A.保护了元代手工业发展B.有利于政府垄断海外贸易
C.加重了沿海百姓的负担D.限制了国内民族间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岳麓秦简(三)》记载,秦王政二十五年,州陵县的癸、琐等人在移交罪犯时,因徇私而被告发,州陵县守绾、丞越在审讯后判处癸、琐等人“赎黥”。监御史认为判决不当,后经郡廷复审,对癸、琐的处罚不变,同时绾、越等人被追责而各赀罚一盾。这表明秦国(     
A.法律制度细密严苛B.司法审判程序繁复C.官僚体制运转有序D.基层治理体系完善
2024-01-20更新 | 39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广东军务记》中记载:"富者捐资,贫者出力,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响应风从,不谋而合者遥遥百有余里,聚至百有余乡。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奋呼攻打,昼夜不息。逆夷各狐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材料所反映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军浴血抵抗清政府
C.黑旗军武装反抗日军D.义和团民抗击八国联军
6 . 据《康熙起居注》(康熙帝每日言行的记录)记载,晚年的康熙皇帝曾言:“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这说明(     
A.君主勤于政事从不懈怠B.皇权独揽利于长治久安
C.乾纲独断增加政务负担D.康熙晚年统治危机加深
7 . 明修元史时,记载东北、西南各民族状况以及历史上中原王朝逐步将该地区纳入大一统政权之下的有关史事。清修明史,尤为重视考察在明朝时诸土司区、藏区、新疆和蒙古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这表明明清时期(     
A.史学研究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B.新的政权继承了前朝版图
C.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得到加强D.对边疆地区治理逐步强化
8 . 不同学者对于明朝亡国原因进行了历史分析。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记载出处
思宗就个人品行而言本来算不上“亡国之君”,但却不幸遇上了“亡国之运”……当其即位之初,明朝已是“元气尽渐,国脉垂绝”。《明史·流贼传》序
阉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A.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亡国B.宦官专权导致气数殆尽
C.统治者素养低下致国灭D.强化君主专制引发恶果
2023-12-1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9 . 《尚书·禹贡》为战国士人托名大禹的地理著作。其记载大禹将中华大地划分为九州,通过导山、导水治理水患,最终实现了“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四方得以安居,四海得以朝贡,五服得以同心。这反映出当时(     
A.华夏同源共祖观念强化B.推崇西周宗法分封制度
C.地方州县体制初具雏形D.对国家统一安定的期许
2024-01-0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为《册府元龟》中所记载的唐代开元年间东北部分部族海产贡物统计表,据表可知(     
部族名称史料记载
大拂涅靺鞨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
渤海靺鞨
(忽汗州都督府)
遣使献鲻鱼
遣使乌那达初来朝献海豹皮五张
遣使献貂鼠皮、昆布
A.唐朝对东北地区进行有效管辖B.东北地区处在原始渔猎阶段
C.中原与东北地区互市贸易繁荣D.政府羁縻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2024-04-01更新 | 319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