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逸周书》记载:“汤放(放逐)桀而归于毫,三千诸侯大会。”《帝王世纪》记载:“诸侯有不义者,汤从而征之,诛其君,吊(慰问)其民,天下成悦。”上述文献记载可以说明,商代(     
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构建了贵族宗法制度
C.推动了早期国家发展D.遵循了儒家仁政理念
2 . 史书记载:汉文帝时,河阳侯陈信“坐不偿人责(债)过六月,夺侯,国除”;汉武帝时,旁光侯刘殷“坐贷子钱不占租(交纳租税),取息过律,会赦,免”;汉成帝时,陵乡侯刘诉“贷谷息过律,免”。上述记载反映出汉朝(     
A.高利贷成为严重社会问题B.朝廷打击地方豪强地主势力
C.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D.朝廷重视规范社会借贷行为
2024-04-09更新 | 33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明史·刘大夏传》记载,成化年间,车驾郎中刘大夏因反对征讨安南而藏匿安南故牒。而成书于万历二年(1574年)的《殊域周咨录》却记载为刘大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刘大夏认为:“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这说明(     
A.明朝拓展疆土和海洋意识的欠缺B.政府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监督机制
C.海禁政策影响对郑和航海的评价D.正史相对于杂书更加具有可信力
2024-03-30更新 | 346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广东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宋高宗赐岳飞手札为我国重要文物之一,该手札约书于绍兴四年(1134年)前后,是宋高宗回复岳飞对边防的呈报,并加冕其恭忠体国。对此手札的解读正确的是(     
A.宋高宗选择“绍兴”作为评价自己的年号
B.以文献记载为依据的历史解释更具说服力
C.该手札可作为研究南宋边防的第二手史料
D.该手札对研究南宋抗金的失败有重要意义
2024-04-04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5 . 据《元史·食货志》记载,至元十七年(1280年),朝廷开始实行进出口有别的“单双抽”制度,即对蕃货和土产(主要为丝织品、瓷器等)予以区分,对蕃货的征课倍于土货,土货单抽,蕃货双抽。这一制度(     
A.保护了元代手工业发展B.有利于政府垄断海外贸易
C.加重了沿海百姓的负担D.限制了国内民族间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记载,孙吴以前,扬州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公元318年,东晋元帝下令在扬州等地推广种麦,秋天播种,来年夏天收获,“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此举(     
A.促进了游牧民族封建化B.促成了北方民众的南迁
C.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提高了耕地使用的效率
2024-04-23更新 | 42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历史试卷
2024·广东·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文献中对古代南方部分地区经济信息的记载。这些记载最有可能出现在(     
地区记载
吴越十二州 (今浙江大部及闽北)以境内田亩荒废者,纵民耕之,公不加赋
杭州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成都岁市布织缣数十万以给秦、陇军用
江西、浙江、福建及四川的丘陵地区垦山垅为田,层起如阶梯, 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
A.公元3-6世纪B.公元 10—13世纪
C.公元14—16世纪D.公元17—19世纪
2024-04-11更新 | 22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024·陕西商洛·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批评五代时期明哲保身的宰相冯道,并且将之放在《杂臣传》中以示贬抑。除此之外,欧阳修还设《死节传》《死事传》以表彰为气节而死的忠臣;设《义儿传》记载五代各朝帝王子弟死义者。这一编撰方式(     
A.彰显了重文轻武的统治理念B.促进了传统史学体例的创新
C.旨在维护宋王朝的正统地位D.反映了儒家伦理观念的强化
9 . 下表为某一时期几位历史人物的部分信息表。该表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是(     
姓名曾任官职(部分)史书相关记载
庾亮征西将军、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荆江豫三州刺史,镇武昌。“庾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成帝少为舅氏(庾亮、庾冰)所制,不亲庶政。”
庾冰中书监、扬州刺史、都督扬豫兖三州诸军事。又迁车骑将军、都督江荆宁益梁交广七州诸军事,镇武昌。
桓温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又领扬州牧,镇姑孰。“政自桓氏,祭则寡人。”
桓玄都督荆江司雍秦梁宁益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徐州刺史,镇姑孰。“知势运所归,屡上祯祥,以为己瑞。”
A.“政出多门,权去公家”B.“天下藩镇,东南最宁”
C.“强干弱枝,内外相制”D.“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024-04-08更新 | 231次组卷 | 5卷引用:押广东卷第3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交融-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10 . 有同学为研究武则天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内容出处
史料一夫能渡一切苦厄者,其惟世尊乎!惟佛之国,黄金界道。唐《御史台精舍碑》(701年)
史料二则天以方庆家多书迹,尝访求右军遗迹……王方庆乃献王羲之以来二十八人书迹……则天乃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复赐方庆,当时甚以为荣。《旧唐书》卷《王方庆传》
史料三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792年)

(注:《御史台精舍碑》是崔湿在武则天朝任殿中侍御史时所撰写的,旨在借助佛教的感化力,使有罪官员忏悔。)

材料二   唐代对武则天的记载多集中于史书、野史及笔记小说,除了史书中的传记类作品篇幅相对比较长以外,其他作品多是只言片语,或是简短的小故事。记载的多是关于武则天的言行、施政措施、朝野逸事等,比较接近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面貌。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在文人士大夫的政论、文集、小说和戏曲中频频出现,出现了较多关注武则天与太宗、高宗的中篇、长篇作品小说,武则天形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摘编自韩林《武则天形象的文化建构及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则史料,阐述其对研究武则天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相较于唐代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