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4 道试题
1 . 《汉书》记载:“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据此可知汉代刺史(       
A.有举荐人才的权力B.立军功者才可出任C.监督维持地方治安D.负责运输军需物资
2024-05-14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3)(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管子》把“修道途,便关市”作为“输之以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孟子》记载了.宋国大夫戴盈之和孟 子商量“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这些记载可以说明该时期(       )
A.民本思想的普及B.富国强兵的实践
C.国内关税的取消D.商贸发展的情况
2024-05-13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八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3 . “稷下学宫”

20世纪以前的文献中从未出现过“稷下学宫”这个概念,部分专家考证,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稷下学宫”一词来自1944年郭沫若写的《庄子的批判》一书。结合文献和目前考古勘探发掘成果来看,多数学者认为齐故城小城西门外侧建筑基址群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稷下学宫”。

下表为历史文献中关于“稷下学宫”的记载

西汉《史记》“高门大屋”
西汉《盐铁论》“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极下先生千有余人。”
东汉《中论》“昔齐桓公田午(前374—前357在位)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
北宋《稷下赋》“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北宋《太平寰宇记》“齐有稷门,齐之城西门也。”
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对“稷下学宫”这一历史概念进行说明。
2024-05-14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唐玄宗时期,节度使接受中央调遣,并无太多自主权,节度使在服从中央命令的前提下,仅对其所辖州府拥有一定权限。《唐六典》记载:“若诸州在节度内者,皆受节度焉。”“节度”二字,隐含节制军队、调度物资之意,具有军事、经济的双重意义。由此可见(       
A.节度使权力缺乏有效制约B.中央意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节度使取得了地方控制权D.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历史必然
2024-04-2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记载,殷商甲骨刻辞的内容涉及迁都、农耕、田猎、天气、地理、战争、祭祀、疾病等,他们在长期对自然、天象、气候的观察、记录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这反映出商代(     
A.占卜活动影响天文B.呈现出一定的人文精神
C.早期民本思想孕育D.农耕生产盛行精耕细作
2024-04-24更新 | 71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大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6 . 史书记载:汉文帝时,河阳侯陈信“坐不偿人责(债)过六月,夺侯,国除”;汉武帝时,旁光侯刘殷“坐贷子钱不占租(交纳租税),取息过律,会赦,免”;汉成帝时,陵乡侯刘诉“贷谷息过律,免”。上述记载反映出汉朝(     
A.高利贷成为严重社会问题B.朝廷打击地方豪强地主势力
C.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D.朝廷重视规范社会借贷行为
2024-04-09更新 | 35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北京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青铜礼器——堇鼎,其上铭文大意为: “‘堇’奉燕侯之命,到都城向召公奉献食物,召公赏钱给堇,堇用这些钱铸造了该鼎。”此铭文佐证了《史记索隐》中记载: “召公奭受封于燕,但本人并没有去,他留在都城继续辅佐周王,派遣长子前往燕国。”这可说明(     
A.周初分封制度尚未完善B.《史记索隐》抄袭了堇鼎铭文
C.血缘宗法制度完全确立D.史料互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2024-04-05更新 | 38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宋高宗赐岳飞手札为我国重要文物之一,该手札约书于绍兴四年(1134年)前后,是宋高宗回复岳飞对边防的呈报,并加冕其恭忠体国。对此手札的解读正确的是(     
A.宋高宗选择“绍兴”作为评价自己的年号
B.以文献记载为依据的历史解释更具说服力
C.该手札可作为研究南宋边防的第二手史料
D.该手札对研究南宋抗金的失败有重要意义
2024-04-04更新 | 265次组卷 | 3卷引用:(8大核心考点+82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4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明史·刘大夏传》记载,成化年间,车驾郎中刘大夏因反对征讨安南而藏匿安南故牒。而成书于万历二年(1574年)的《殊域周咨录》却记载为刘大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刘大夏认为:“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这说明(     
A.明朝拓展疆土和海洋意识的欠缺B.政府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监督机制
C.海禁政策影响对郑和航海的评价D.正史相对于杂书更加具有可信力
2024-03-30更新 | 370次组卷 | 6卷引用:倒计时10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初政府明文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约四方多士竞于供送。在朝名寮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中期(     
A.富商多与贵族官僚勾结B.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变D.国家出现财政收入困难
2024-03-22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3 中国古代史:魏晋隋唐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