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80 道试题
1 . 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针对是否恢复《临时约法》,各派主张如下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代表人物主张
孙中山庶事改良,或难骤举,至于规复约法,尊重民意机关,则惟一无二之方,无所用其踌躇者
梁启超恢复旧约法和旧国会


段祺瑞
反对恢复民元约法,主张暂以民三约法为行政标准,要求各省派代表组织“修正约法委员会”以产生一部折中约法
冯国璋恢复民元约法和旧国会,以表示对立
A.约法之争是北洋派系之争的核心B.民主共和理念得以广泛传播
C.党派激烈竞争推动政党政治发展D.政治民主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小墓往往无随葬品或者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等;大墓不与小墓为伍,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已经出现阶级分化B.国家形态已经成熟
C.玉器加工初具规模D.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因报考人数过多,加之国民经济尚在恢复,印制考卷的纸张匮乏,党中央决定调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进行印制。高考制度的恢复反映了(     
A.高等教育向体系化发展B.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人才断层问题彻底纠正D.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唐代政事堂会议的参加者分为两类,宰相和“行宰相”。前者固定为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后者则是临时被特许的会议参加者,他们必须加带有宰相职衔,否则是不能登堂议政的。唐代政事堂会议的这一分类(     
A.主要服务于皇权的统治B.体现出中枢机构设置过于重叠
C.表明宰相成为决策核心D.折射出决策与执行权绝对分立
7日内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表是唐朝不同时期赋税征收(部分)情况。据此可推知,唐朝(     
唐德宗“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
唐穆宗“增天下茶税,率百钱增五十”
唐武宗“又增江淮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掠夺舟车……天下茶税增倍贞元”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长途贩运得到发展
C.江南区域经济开发D.茶业经济走向繁荣
2024-05-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20世纪初,孙中山注重农民和工人参加革命,多次提到,农民发动起来,“我们的革命才可以成功”;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他更加明确指出:“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须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者。”据此可知,他(     
A.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家B.推进民生主义政策落实
C.直接推动国共首次合作D.认识到工农革命的力量
2024-05-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与唐文化开放博大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相比,宋文化则趋向单纯内敛高雅,注重人文品性涵养,审美情趣方面也从外在的羁旅漫游、征戍迁谪逐渐转向丰富多彩的心智活动。据此推知(     
A.科举制是影响宋文化特征的主要原因B.宋文化特征的形成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
C.宋文化的发展逐渐转向封闭保守落后D.国家分裂动乱影响了宋文化的发展特征
2024-05-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约1.2亿,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各行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比58%,在第三产业中占比52%。这一现象(     
A.不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高B.解决了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C.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D.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024-05-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宋代经济革命,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不同视角,都高度肯定了宋代经济的发展。下表为部分学者关于宋代经济革命的研究观点与成果一览表。

类型内容发生“革命”的大致时间提出者、出处及最初发表时间(年)
农业
革命
早熟稻给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带来一场革命,使得中国人口有条件持续增长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1957
绿色
革命
耕犁的多用途化、手耕铁农具的出现,占城稻的推广、矮株桑和植桑园林化、农艺学的进步等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1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1985
大范围地实行复种制、提高亩产量,取得突出成就王曾瑜《宋代的绿色革命》1989
饮料
革命
从饮浆到饮茶,带动茶叶生产的发展和贸易繁荣唐后期至
北宋
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变
迁》2001
燃料
革命
煤炭的使用逐渐普遍,所有的产业都受到影响宋代宫崎市定《宋代的煤与铁》1957
煤铁
革命
铁产业技术进步、产量增加,引起煤的用途增加北宋都若贝《北宋时期中国铁煤工业的革命》1962
商业
革命
强调宋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商业方面的发展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中国:传统与变革》1973
商业活动的发达,特别是中国人首次大规模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依靠外国中间商斯塔里阿诺斯(L.S.Stavr ianos)
《全球通史》1971
商业和城市由古代型向近代型转化;商业成为自由商业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第5卷1989
早期
商业
革命
由多极化东亚“世界-经济”体的发展而催生出的贸易发展唐末五代
至宋
小林多加士《中国文明》1999
城市
革命
五个鲜明特点:(1)放松县城设置市场的限制;(2)官市组织表替、瓦解:(3)坊市制破灭(4)城外商业郊区蓬勃发展;(5)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中小市镇出现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1977

——摘编自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研究》

从表中提取两个或多个相关信息,以“宋代各类‘经济革命””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5-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三次大借外债均是“抵税借款性质”,但关税不够,而盐课、地丁等正税“系每岁正供,不宜作抵”,在赫德建议下,清政府同意将指定地区的盐税等抵偿借款,同意由海关“以每年约五百万两的收入,作为借款担保,并允许将来扩大管理范围”。这一情况(     
A.突出了信用担保的成分B.说明政府主权意识较为强烈
C.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D.暴露出列强控制中国的意图
2024-05-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