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据(汉书·地理志》统计,西汉政权先后在27郡设有盐官35处,在38郡设有铁官46处,全国各地的盐铁官都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后更名大司农)。这些措施旨在
A.盐铁收归官营B.增加中央收入C.加强中央集权D.征讨边疆匈奴
2 . 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
2021-11-20更新 | 196次组卷 | 1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2021-09-04更新 | 696次组卷 | 17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一完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表中数据发生急剧变化的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影响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土地革命的进行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在慈禧及顽固派的把持下,政治上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经济上不求发展,生活上挥金如土,像为慈禧太后搞“万寿庆典”,官员们竟随意挪用海军建设的军费,大肆挥霍,导致燃料、弹药极度紧缺,北洋舰老化却无钱按原计划购新舰。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不断削减军费预算。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所以,在甲午战争中,准备严重不足的中国早已注定损失惨重。

——摘编自《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

——新华网

材料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标志终止时间
欧洲战场193991德国突袭波兰194558
苏德战场1941622德国入侵苏联194558
太平洋战场1941127珍珠港事件194592
中国战场1931918九一八事变194592
苏联对日作战194588苏军出兵中国东北194592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6 . 下表为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统计。对其分析合理的是
朝代年数榜数取士总数年均取士(进士)
290266660323
320130正奏名42588+314
特奏名50352
98161139(左右榜)12
277932462489
26811426888100

A.唐代科举制度初创取士较少B.宋代取士最多门第观念淡化
C.元代左右榜体现了公平竞争D.明清八股取士推动文化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年、19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输入情况统计

时间棉纱粗布面粉火柴袜子
1913269万担521万担260万担2845万罗211万打
1920129万担253万担51万担848万罗55万打

——摘编自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材料二   1952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可以断定,到19527月至8月,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已基本确定,并在中共内部达成共识。

——摘编自叶扬兵《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外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原因。
8 . 据《上海制造局译印图书目录》统计,洋务运动期间,上海制造局译西书以兵学、工艺、算学、兵制为最多;《西学书目表》所录江南制造局译刊的矿政、工政、兵政、船政类书籍多达74种,官制、学制等都无译书。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A.排斥西方社科类著作B.未能准确认识晚清困境
C.推动晚清出版业转型D.以发展近代军事为核心
2020-09-22更新 | 199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文)试题
9 . 1935年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类论著数量统计
有关社会主义 有关辩证唯物主义 有关历史唯物主义 有关计划经济 有关国民党历史 有关三民主义
32本 23本 23本 19本 8本 13本

据上表可知
A.民众丧失了对国民党的信心B.中共意识形态影响力扩大
C.苏联对中国共产党控制加深D.马克思主义成为正统思想
2020-06-03更新 | 248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0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材料最能说明:(     
进攻比率武汉会战前日方百分之九十四
中方百分之六
武汉会战后至1939年日方百分之五十六
中方百分之四十四
日军每日前进
公里数
武汉会战前四十公里
1939年底二百公尺
1940年底不进反退

A.日本速战速决的失败
B.日本攻占中国大片国土
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
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