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3 道试题
1 . 表为宋神宗元丰年间丝织品(万匹)和丝绵(万两)租税额和上供额的数据(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类别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其中两浙路




租税额
37.3948.4823.28
38.0650.4225.0
丝锦35.5552.6421.71




上供额
27.1172.1630.79
18.3281.2126.46
丝锦5.1294.8868.17
A.丝绵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B.丝织业重心呈现南移的态势
C.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越北方D.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蓬勃发展
2 .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建立后……逐渐建立起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军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这是以姬姓周氏宗族为主干框架而融合诸侯后形成的……被封的主要有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之后、殷商之后、重要方国等,其中前三种为西周王朝的主要支撑力量……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型,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从历史上看来……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迎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演说(1925年)

材料三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持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封制的内容,并简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3 . 1915年新文化运动初期,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倡导者开始宣传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科学思想。当十月革命消息传入中国后,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内容,开始转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介绍。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国当时革命性质发生转变B.有识之士对社会变化认识加深
C.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出现转移D.工人阶级主导新文化运动方向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司马光详考史书记载歧异,说明去取理由,形成《资治通鉴考异》一书。此外,沈括《梦溪笔谈》、叶适《习学纪言》、洪迈《容斋随笔》等两宋时期的学术笔记对考证史事及文字、版本真伪也都有所涉及。这说明,两宋时期(     
A.文人精神世界受到压抑B.历史研究提倡经世致用
C.文化生活蕴含理性精神D.训诂考据成为学术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所示是《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8年10月15日)的目次。这反映出当时新文化运动(     

A.专注于学问而避谈时事B.倡导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猛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D.思想传播出现了新动向
6 . 中欧班列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如图所示是2013-2021年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情况。由此可知,中欧班列的运行(     

A.改变了世界交通的主要方式B.有利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C.体现了中国高铁技术的发达D.旨在增强中国的经济辐射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雍正六年(1728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奏“窃滇黔两省疆域辽阔不让中邦,而萧索疲蔽难言乐土者,则以水陆不通,货财不殖,城郭不完,盗贼不戢,而调剂之术未讲也。”此后,雍正帝开修了云南至广西、贵州、四川的道路。由此可知,雍正帝建设西南交通旨在(     
A.便利南北物资交流B.落实改土归流政策
C.加强边疆军事防御D.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8 . 20世纪20年代末,在厂长李升伯的强力推动下,大生厂先后聘请欧美及日本留学归来的专业人才主持厂务,使得沿革了30年的工头制逐步被取代。工厂不再通过工头来管理工人,工厂直接与工人签订劳动契约,直接掌握工人的雇佣和管理工人劳动,同时制定统一的劳动纪律、工资制度等。这一改革(     
A.适应了近代工厂发展的要求B.改善了民族企业发展的环境
C.推动民族工业迎来发展高峰D.化解了新旧经济体制的冲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德宗时期,检校员外郎穆员在为工部尚书鲍防所作碑记中说:“自中原多故,贤士大夫以三江五湖为家,登会稽(今浙江绍兴)者如鳞介之集渊薮。”李白也有诗云:“三川(指洛阳)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这说明当时(     
A.动乱成为文学主要题材B.华夏认同观念仍未形成
C.战乱促使人口大量南迁D.士大夫缺乏社会责任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孟子所重视的“制民之产”,首要的就是分配田产,做到“井地之均”。荀子用“各得其宜”来表达“均”的内涵,通过“隆礼”而实现“上政均平,故民齐-____”。据此可知,两人都强调(     
A.重建社会秩序B.平均分配财富C.恢复井田制度D.实行礼法并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