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中叶以前,东南山区修建了一批堰坝蓄水灌溉。到明中叶以后,大量商贩借助河流运输竹木、柴炭、靛麻等商品,需开堰通行,导致农商之间出现了许多用堰纠纷。这反映了当地(     
A.高产作物的引进B.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
C.朝贡贸易的繁荣D.农林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2024-05-26更新 | 580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民族是中国最基本的民族国情,中国有着丰富的民族思想,其核心是华夷观,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华夷共祖”“华夷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是一部华夏文化与蛮夷戎狄的文化不断融合,华夏集团不断吸收消化蛮夷戎狄,使蛮夷戎狄不断进入华夏集团从而使中国和中华民族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历史。“华夷”虽有二元的含义,但“华夷”本身即具有民族共同体的含义。先秦时期华夏族被简称为“华”,“华”之外的民族群体在很多情况下被泛称为“蛮夷戎狄”,两者共同生存发展于夏商周疆域之内。“蛮夷戎狄”仅仅是一种文化分类,并没有民族歧视含义。

——摘编自王柯《文明论的华夷观——中国民族思想的起源》

材料二   司马迁创造性地表达了“华夷共祖”的民族思想。唐太宗提出了“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的观点,还打破“华夷”界限,认为:“自舌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爱之如一”的思想就是“华夷一体”的思想,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编自王文光、马宜果《古代华夷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三   王文光学者认为古代华夷观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融合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其产生的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段超学者认为古代华夷观不仅推动了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王文光、马宜果《古代华夷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举例说明“华夷共祖”和“华夷一体”。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两位学者对古代华夷观的共同认识,并说说如果要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等内容,还有哪些途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华夷观的时代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宋时期商业区已扩展至城郭之外,被称为“草市”。《清明上河图》中,沿汴河分布有许多草市。这一情况表明
A.城市有扩大化的趋势B.官府对商业的管控逐渐放松
C.城市空间布局突破坊市界限D.城市治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政治制度更为公平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D.产生了近代朴素的民主意识
2021-06-06更新 | 2369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指出:“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了三四十里。若是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会走了。”由此可知,胡适
A.传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B.突破了时代的局限
C.主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D.崇尚全盘西化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宋代太湖流域苏、湖、常、秀四州乡名统计表。这反映出宋代
儒家用字
数量(个)1310975332
乡名
示例
崇仁
怀仁
德政
德化
积善
从善
至孝
旌孝
思贤
奉贤
道义
习义
遵礼
复礼
守信
良信
A.儒学主流地位确立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C.政府发展文教事业D.伦理道德受到重视
7 . 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战国时期思想环境相对自由
2021-09-09更新 | 1303次组卷 | 42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表中是中国改革开放部分风云人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马胜利

中国承包国有企业第一人。1984年承包石家庄市造纸厂,第一年就扭亏为盈。

关广梅

中国商业改革第一人。1984年,第一个承包商店;1985年第一个租赁商店;1987年组建中国第一个租赁商业集团。

年广久

80年代我国私营经济的突出代表。创办傻子瓜子公司,1984年公司雇工达100余人。
A.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B.经济所有制结构已出现变化
C.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D.市场经济体制得到普遍认可
9 .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回答:
(1)图一签订于哪一年?条约性质?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
(2)图二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中国社会性质又有何变化?
(3)图三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有何主要影响?
(4)从图一到图三三次不平等条约签订过程中经历了中国人民的些反抗?
2024-03-2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颁布的《挑选幼童赴泰西肄业章程》规定,“十二岁至十六岁之间,不限学历,只要聪颖,并稍通中国文理者”。清末新政期间,外务部于1902年规定:出国前必须有中学文化程度,以备出国后“精求专门之学”。这一变化说明清政府(     
A.以留学生作为选官的基础B.开始推行留学救国的路线
C.调整留学政策以维护统治D.中体西用思想出现新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