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446 道试题
1 . 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从改革开放的经济“后卫”顺利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前锋”。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992年,上海开放保险市场,美国友邦等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上海;1993年,上海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立……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B.全球化趋势加强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浦东新区的开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如表所示是北京故宫所藏的清代前中期部分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可用来说明清代前中期(     
时期名称所记录事件
康熙时期北征督运图册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时,西路大军向前线运送军柱
雍正时期丕翁先生巡视台阳图卷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台御史巡视台湾的情景
乾隆时期潞河督运图卷清代乾隆年间潞河及通州的漕运实况
A.边疆治理能力得到提升B.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C.漕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D.绘画艺术形式出现了创新
3 . 安史之乱后,作为司法监察机构的御史台在政务运行过程中承担着部分文书传递工作和行政监督职能。同时,御史台还侵夺了本属于尚书省六部诸曹的政令权和事务权。这表明唐代中后期(     
A.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完善B.中枢运行机制受到冲击
C.权力制衡机制日益失效D.御史台监察权一家独大
今日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16/年1月,上海某通俗中文夜社开讲演会,讲演内容大致如图所示。这表明该夜社致力于(     
●“吾国今日之地位危险状况已达极点,愿国民人人具有自立之能力,免招外侮”
●"智仁勇三者为人立身之大本”
●“人不识字不啻堕身于苦海,苟欲诞登被岸,非至通俗夜社不可”
●“欲享家庭真牵福必先莱除种种旧习慣”
●“节糜(靡)費以济正用”
A.宣扬儒家学说维护专制B.开启民智探寻救国道路
C.普及白话文解放民众思想D.提倡节俭反对社会旧道德
今日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865年,李鸿章奏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时指出“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填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1873年,沈葆桢改变福建船政局的经营方针,主张“广闾阎(指平民)之生计,节国家之度支”。这反映了他们(     
A.抵制外国资本入侵的目的B.关注军事和经济的联动
C.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D.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今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严重的民族危机中,不少知识分子强调语言统一的重要性。1901年蔡元培提出,语言为“接续思想之记号”,文字“又语言之记号也”,传播思想不能“越语言而径凭文字”。因此,他提议“于初级学堂立官话一科”。1903年,京师大学堂的学生提出,“国人所赖以相通相结者,语言也,言不类则心易疑,此涣散之本也”,“统一语言”可以“以结团体”。

——摘编自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力贫弱,百废待兴,文盲率高达80%以上。党和国家大力推动语言文字改革,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就启动相关工作。到50年代,我国相继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专职机构,并围绕整理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开展改革。

——摘编自王爱云《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文字改革(1949—1958)》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知识分子对语言统一重要性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如何促进国家建设。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31924年间,民族电影公司纷纷成立,国产影片开始抢占市场。1924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电影周刊》正式创立,该刊审慎地选登民族电影人的创作理念,兼以介绍国外电影发展,以期潜移默化地引导电影观念。如该刊当月发表的《赤俄新影片》一文指出,“自经革命,无产阶级专权,其所表现,不同于‘富贵、情人’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臭气逼人,浅一点的描画本国(俄国)无产阶级得政后的生活的安乐,深一点的直痛激地表露人无可解脱的悲哀”。

——摘编自马健《国民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电影报刊实践与电影观念宣讲考论》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电影界开始“向左转”,创作出一大批有时代担当、有社会意义的左翼电影作品。如《十字街头》描写了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的三十年代的青年们的苦网,和他们的最后觉醒,走向抗敌斗争的时代要求。《都会的早晨》描绘了分属于两个阶级的同父异母兄弟的不同人生,进而肯定劳动人民的善良与伟大,否定了资产阶级剥削者的虚伪与卑下。

——摘编自王纯菲《中国左翼电影的成长范式与价值重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电影周刊》创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左翼电影的创作宗旨。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52年5月,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在上海召开。国营企业与合作社遵循“对热门畅销货,不应抢先购买,对滞销货,应带头购进”的原则,将豆类、山货类、药材类等近百种产品的经营权,全部留给私营商户经营贩卖。这一举措(     
A.标志着公私合营政策的实行B.适应了一五计划的需要
C.践行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D.优化了国家的产业结构
今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展示了1901~1947年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俄国(沙俄/苏俄/苏联)英国、日本、美国四国所占的比重(以各期各国总计为100)。据此推断,表中的丙是(     
国家
1901~19038.515.912.50.8
1919~192117.614.029.21.4
1929~193119.28.623.41.5
193321.911.39.91.6
193518.910.615.60.8
194750.16.91.70.3
A.俄国B.英国C.美国D.日本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明中叶以前,东南山区修建了一批堰坝蓄水灌溉。到明中叶以后,大量商贩借助河流运输竹木、柴炭、靛麻等商品,需开堰通行,导致农商之间出现了许多用堰纠纷。这反映了当地(     
A.高产作物的引进B.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
C.朝贡贸易的繁荣D.农林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