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9 道试题
1 . 1917年,段祺瑞主张参加欧战,黎元洪和仍留任江苏督军的副总统冯国璋则不赞成。5月,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内阁总理之职,段祺瑞立刻唆使安徽等八省军阀宣告“独立”。处于险境的黎元洪求助于在徐州的军阀张勋。这些做法(     
A.是造成北洋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根源B.导致这一时期国家政治局势极度动荡
C.成为孙中山组织护法运动的主要原因D.反映了帝国主义左右中国政局的走向
2024-01-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15年古德诺称: “中国数千年以来……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杨度也将民国成立以来政治动荡、人民所遭痛苦,悉归罪于共和政体。这从侧面反映出(     
A.民主共和思想未深入人心B.袁世凯复辟帝制主要原因
C.部分人对现实的客观评述D.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必要性
2024-01-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00年5月,朝廷宣战诏书下来后,两广总督李鸿章把它看成是个伪诏,不照办。上海道台余联沅加上张之洞、刘坤一委派的官员,组成代表团同各国领事和谈签约。后朝廷授命仍在上海的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这一现象说明(     
A.清朝中央与地方存在着信息差B.李鸿章已全权掌控了清朝的外交
C.清政府统治的根基被严重动摇D.中国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2024-01-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英国在清朝的官方文件中依旧有时被称为“英逆”;当西方传教士在琉球定居的时候,清宣宗训示“佛(法)英二国,不应扰我属国”“若不为之弭止惊扰,殊无抚驭外邦外藩之意。”这反映了(     
A.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B.清朝有效维护了宗藩体系
C.清政府未能主动应对变局D.中外爆发战争的根本原因
2024-01-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宋代,新兴的官僚和小地主、商人、读书人(平民士子)逐渐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层”,他们更加务实、参政热情高涨、对财富的追逐大张旗鼓。“新阶层”的出现(     
A.消除了士商之间的界限B.说明社会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C.利于增强社会发展活力D.表明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2024-01-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贞观年间,唐太宗给予一些资历比较浅的官员“参知政事”的名号,给予一些资格较老的官员“平章事”或“同三品”的名号,以参与宰相事务。这一举措(     
A.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利于加强皇权C.加强了中央集权D.避免了决策失误
2024-01-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如表可知(     
不同时期学者对武则天的评价
706年崔融
《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慕化”“九夷禀朔”。
南宋朱熹
《通鉴纲目》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1929年振之
《我国女权运动者武曌》
她冲破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代女皇,对于唐代整个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A.学者素养制约历史研究B.历史评价难以形成共识
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标准D.时代需要影响历史评价
2024-01-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东晋时荆州“田土肥美”,交州一年两熟,“恒为丰国”⋯⋯首都建康城中“贡使商旅,方舟万计”。这种现象反映了(     
A.南方商业更加发达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D.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2024-01-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部,各置刺史,秩六百石。刺史的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六条之中,有一条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针对郡守二千石。西汉刺史的设置(     
A.促使地方行政效能提高B.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解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D.造成地方机构重叠加重负担
2024-01-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秦人在技术方面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掩盖了自身文化储积、文化创造方面的若干不足,使得秦帝国的执政者沉浸在“以为自古莫及己”的虚幻感觉之中。该学者强调(     
A.文化对统治的重要性B.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C.法家思想的时代局限D.先秦文化的多元并存
2024-01-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