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D.改革开放的成效
2 . 《易经》中《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为马”,马象征孜孜不倦、奋力进取;《坤卦》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为牛”,牛象征无为而治、厚德载物。因此,儒道两家学派创始人在后世的艺术形象常如下图所示。从中说明这两派学说初创时(     

A.针对现实问题有的放矢B.两者互相矛盾互不兼容
C.均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D.迎合新兴地主阶级需求
2023-10-25更新 | 286次组卷 | 13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1968年11月底,北京重申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其中有段引人注目的话是:“我们不应当怕麻烦、图清静而不去接受这些谈判⋯⋯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据此推断,当时中国政府(     
A.主动缓和与苏联的关系B.寻求打破外交僵局的有效途径
C.开始改变“一边倒”策略D.力图冲破美国的遏制孤立政策
2022-12-26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交流是中华民族发展和文化繁盛必不可少的条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其公族原出东夷,西迁后长期与戎狄杂处,被目为戎狄。“好马及畜,善息养之”,传到襄公时,以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而受封为诸侯,并授之周人的故土——“岐以西之地”。到秦缪公之时,国势强盛,取得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的霸业。此时的秦缪公,在与戎王使者由余对话时,俨然“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的中国自许。

——据田广林 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整理

材料二 敦煌便是国际文化进入的大门,……从地理上看,天山东部像一座半岛,遥遥相望的敦煌犹如一座灯塔,为“日款于塞下”的商胡贩客领航、指路;……成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唐代敦煌的变化更为深刻……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已不亚于国都。……敦煌不仅是发号施令的行政中心、国际贸易市场,也是佛门圣地……更为精彩的是,壁画和塑像反映出不同文明在碰撞中悄悄地改变着。

——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册



(1)春秋战国时期,各少数民族出现华夏认同观念。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国这一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概述秦朝建立后顺应这一观念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采取的措施。
(2)读材料二图,写出敦煌所在位置的数字标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敦煌开始成为“发号施令的行政中心”的相关史实,并概述敦煌凸显的“华戎所交”产生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分别是隋唐大运河图与元代运河、海运图。元朝大运河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截弯取直,缩短了航程,还开辟了沟通南北的海运航线。这一变化反映出(     
     
隋唐时期运河图         元代运河、海运图
A.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B.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C.交通发展改变了政治中心D.元朝政府重视海防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为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局部),图中洛神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的情境。下列对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B.提出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C.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D.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
2022-09-13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商朝中央官制示意图。据图可知

A.商朝时期已有丞相存在B.商王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C.商朝中央机构较为完善D.王权与神权开始相结合
8 . 五四运动发生前,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军阀势力利用封建传统思想禁钢人们的头脑,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要完成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图”,针对该现象,先进的中国人打出的旗号是
A.师夷长技B.变法图存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