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陈诚与新湖北建设】

材料一: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十月,《新湖北建设计划大纲》提交省府会议决议公布。……经济建设方针凡列十一目,举其尤要者:以民生主义为最高指导原则。即由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平均地权,以求达到民生主义之目的;以临全大会及五中全会宣言为根据,确定经济建设之中心政策,为逐渐“实行统制经济,以调节物资之生产消费”,而树立“施行计划经济之基础”;采取农业与工业相互促进配合发展之政策;以发展机器工业为主,并扶植手工业之生产,以补机器工业之不足。

——摘自《陈诚回忆录》

材料二:在陈诚主政很短暂的时间里,新湖北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特别是鄂西建设发展较快较好,为当时后方各省所瞩目。……“政府与人民亦分工合作,人民不能垄断公共事业,政府亦不可侵犯人民应享的权利”分明系统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经济民主的特征。立足抗战现实,新湖北建设从鄂西北着手的务实精神和作风,对于我们这个有着“务虚”传统的社会更是应该深以为鉴的。由于首先是军人,也由于时代的局限,陈诚新湖北建设思想缺乏理论性系统性,有些甚或是错误的。……陈诚把经济统制适应范围放大并作为目标模式予以追求而树立所谓“计划经济之基础”,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自由主义精神相背的。这是陈诚认识上的时代局限,也是政治对于经济的绝对支配与统治的权力政治的魔影在其身上的深刻投影。

——昌文彬《陈诚新湖北建设思想评介》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湖北建设计划大纲》中经济建设方针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陈诚关于新湖北建设的主要思想。
2024-05-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2 . 【标语与时代】

材料

——摘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请从图中任取两个时段的标语口号或关键词进行对比分析,每个时段至少一条标语口号或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列举标语口号或关键词句,观点明确,对比分析,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4-05-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为东周时期发生的部分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表明(     
时间事件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公室土地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大夫为诸侯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约齐湣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
A.诸侯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新旧势力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卿大夫成为新的统治阶级D.周天子已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 ,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 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 ; 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可用于研究东汉(     

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
2024-03-17更新 | 97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主张人口众多以富国强兵,以增加社会财富,以承续后嗣,一直是中国社会人口观的主流。民国初期国事衰败,“人满之患”的弊端日渐暴露。《东方杂志》从创刊之初便积极刊登人口研究文章。据统计,涉及人口研究各个领域的文章多达111篇,涉及人口理论9篇,强调生育控制者41篇,人口调查15篇。文章作者群体庞大,既有专门的人口学者陈长蘅、潘光旦、孙本文、乔启明,又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农业学家彭家元、历史学家张荫麟。这些学者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试图通过人口品质提高、优生手段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又在人口数据、理论框架、调查方法等方面激烈论辩。

——岳靖芝《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口研究——基于<东方杂志>学界同仁论说的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呈现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50年代经济建设中“深深感受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彼时“人多力量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上受苏联鼓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嘉奖,全国迎来了第一次生育高峰。60年代我国人口总量达7.2亿,国务院首次提出计划生育。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依然无法满足人口众多所带来的粮食紧缺、受教育率低、就业率低等一系列隐患,庞大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目标产生激烈冲突。国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短缺等问题,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高和荣《建立中国自己的人口学理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方杂志》人口研究文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后新中国人口政策演变的主要内容。
2023-05-0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6年8月,瞿秋白在题为《国民革命之农民问题》的讲演中提出,必须将“耕地农有”“武装农民”“农民参加政权”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农民问题。这可以看作是(     
A.对中国特色革命理论的探索B.对北伐战争的配合
C.对三农问题的前瞻性探索D.对苏联经验的借鉴
2023-04-1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清末至民国初期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概况,这段时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1898年大生一厂
1903年大生二厂
1915年增设布厂   在海门筹建第三厂
1921年设立大生副厂 不久改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
A.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B.列强侵华方式的改变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D.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
2023-04-12更新 | 24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樊树志的 《晚明大变局》一书的部分章节。“?”处最有可能填入的内容是(     
A.从澳门到马尼拉B.贸易顺差与巨额白银流入中国
C.中日的朝贡关系D.利玛窦的“本土化”传教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凤。该玉凤形象生动 ,体态轻盈,飘逸秀丽,与殷商玉器所特有的凝重厚实风格迥然有别,却与石家河(江汉地区)玉凤在风格和造型以及雕琢技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与山东龙山文化晚期的某些玉器在雕琢技法上也颇为相似,可能存在“同源”关系。由此可知(     

A.殷商时代已出现统一的图腾崇拜B.中华文化同宗同源、多元一体
C.山东和楚地都已成为商朝的臣属D.殷商时代凤文化已初步形成
2023-04-12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61年4月,湖南省长沙县委将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设管理委员会,规定生产队有权合理使用耕地,因地制宜种植。这些做法(     
A.意在纠正经济工作的“左”倾错误B.落实“三面红旗”的指导方针
C.改变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D.有利于长沙农耕经济的现代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